作者: 杨远远 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9-5
选择字号:
“西北杨树王”樊军锋的故事——
他用双手修建绿色长城

樊军锋指导研究生开展杨树杂交育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通讯员 杨远远 本报记者 秦志伟

高高挽起的裤管、沾满泥巴的鞋子以及黝黑得流油的皮肤,眼前的这位不是常年辛苦劳作的农民,而是大学教师。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育种专家樊军锋研究员的第一印象。

跟着健步如飞的樊军锋穿梭于树林,听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杨树种质资源、育种过程、新选品种特点。忽然觉得,樊军锋对杨树的了解,或许比他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都多。

他被称为“西北杨树王”。凭借着兴趣和坚守,樊军锋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杨树、泡桐、油松等树种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最主要造林树种,栽植数量大。

从上世纪90年代选育出“陕桐3号”、“陕桐4号”两个著名泡桐品种,产生良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到长年负责陕西全省油松等树种良种基地建设的科技支撑工作,再到用十余年时间育成九个优良杨树新品种,大大提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一晃,樊军锋的35年过去了。

从事良种工作是儿时梦想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在人类造林历史上一次伟大创新,但因造林所在地自然条件差、造林技术难度大,对树木良种的选育有着更高的要求。

“开展良种选育对提高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樊军锋告诉记者。

陕西地处西北,省内40%左右面积属于黄土高原,这里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区域,提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质量成为樊军锋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身农家的樊军锋,小时候帮父母种田时,老一辈对作物良种的爱不释手就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冥冥之中,长大从事良种工作的愿望就在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转眼到了考大学的时候,樊军锋考取了原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198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3个月见习期后,樊军锋主动找单位领导,恳求去林木育种研究室工作。

当时的领导告诉樊军锋,林木育种工作周期长,工作条件艰苦,选育一个品种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只有甘于坚守、敢于吃苦的人才能走到终点。老领导要这个青年好好考虑到底选择哪条人生路。

杨树一样坚毅、专一的樊军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自己儿时的梦想,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林木育种研究室工作。

立足陕西 面向全国

我国西北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区域。杨树作为该区域最主要的造林树种,栽培数量很大。

西北地区大多干旱、寒冷,乡土杨树种生长缓慢、生产力低,制约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木材生长力的提高及生态效益的发挥,通过杂交育种、聚合抗逆乡土种、速生引进种优良基因,培育出适宜西北地区生长的速生、高抗杨树新品种生产、生态、社会意义重大。

2002年起,根据以上生产现状及育种需求,樊军锋将生长迅速、无性繁殖容易、适应性强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带领育种团队持续17年开展白杨派内种间杂交、黑杨派×青杨派派间杂交和美洲黑杨×欧洲黑杨种间杂交育种研究。

通过10多年育种实践,先后选育出秦白杨1号、2号、3号,秦黑卜杨,秦黑川杨,秦黑青杨1号、2号和秦黑杨1号、2号等九个生长迅速,无性繁殖容易、抗逆性强的优良杨树新品种,通过了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及成果鉴定。

九个杨树品种的成功选育,为西北不同气候区提供了多个优良杨树新品种,大大促进了西北地区杨树栽培良种化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的提高。

目前,秦白杨1号、2号、3号,已在陕西、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多地推广,并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秦黑卜杨、秦黑青杨等其他6个杨树新品种除在陕西栽培外,已被引种到青海、山西等地推广。

除了自选培育林树品种,由于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针叶造林树种非常稀少,为了更好获得防护林效果,樊军锋也引进了不少外来优良树种。

树木,早已融入他的生活

记者在渭河试验站杨树育种基地见到了樊军锋,他告诉记者,一个杨树新品种的选育至少需10年以上时间。每年从2月份起,就得开始采集花枝,开展人工杂交,播种育苗,苗木培育,一直到秋季生长调查,优良单株选择。

一年中有150多天,樊军锋都是在渭河试验站育种基地度过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天不去试验林看看,不摸摸树皮,心就空落落的。”樊军锋说。

以树为伴、以试验站为家,已成了樊军锋的职业习惯,35年如一日。

回想起当年做杨树杂交育种工作的困难时,樊军锋表示,杨树杂交育种多采取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黑杨派与青杨派杂交,难度更大,后期落果严重,稍有失误,就会全军覆没,得不到一粒杂交种子。必须像照顾新生儿一样精心照顾,才能确保得到足够数量的杂种苗。

2002年开展杂交工作以来,为了确保得到足够数量杂交种子,他十多年春节时间大多是在杂交温室度过。

“30多年来,跟我原来在一个研究室工作的同事有的出国定居,有的从杨凌小镇调到繁华的省城,有的调到本单位其他非育种岗位,只有我35年来没挪窝,就老老实实‘赖在’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岗位上。”樊军锋说。

也正是这份坚守、坚持和来自家人、同事的支持,才成就了樊军锋今天的育种事业。据介绍,2005年和2015年他分别荣获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及全国绿化奖章表彰,被同行尊称为“西北杨树王”。

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辛苦与漫长,乐趣都在每棵树的年轮中深深印刻。树木,早已融入他的生活。

与其他三北防护林战线上的每一份子一样,樊军锋们矗立在西北高原为祖国的绿水青山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每个人尊敬和铭记。

 

《中国科学报》 (2018-09-05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