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8-29
选择字号:
为生物奥赛首度“见血”点赞

 

■李晨阳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近日落幕。获得金牌的前50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且凭此获得了一批国内知名高校的保送资格。由于这次竞赛中破天荒地出现了现场解剖脊椎动物的试题,“解剖一条鲫鱼保送清华北大”的戏语一时红遍网络。

事实上,这次生物国赛亮点多多,绝不仅仅是一条鲫鱼。据参赛选手回忆,今年的理论试题很多出自前沿学术论文,几乎没有纯粹的记忆题,答案需要从数据和图表中分析获得。与此同时,实验操作的考查也更有难度,例如分子生化实验题不仅要求数据准确,还需要快速操作,是最重要的拉分项之一。

笔者认为,生物国赛首度“见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众所周知,生物学与其说是笔尖上的学科,不如说是一门指尖上的学科。熟练的实验操作技巧、高效的文献查阅能力,甚至不惧鲜血“屠刀”的心理素质,都是做好生物学研究的必备技能。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和招生机制下,考试和竞赛是最主要的两根指挥棒。考场上的出题方向轻轻一偏,课堂上的教学计划就会迅速调整。因此,考什么、怎样考,决定的不仅仅是卷上的三五分,更是台下的十年功。指挥棒指得准不准,就看能不能让青少年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有限的大脑库存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与高考相比,中学生的各科竞赛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帮助学生确认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潜力,作为未来选择志愿的重要参考。在全国奥赛中崭露头角的中学生,很多会倾向于选择将获奖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业。从高校的角度来讲,它们也更愿意把这些获奖者招收进相应的学院。

因此,各类竞赛在无形之中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让一些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禀赋和能力,也让另一些学生及早看清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为此,竞赛的形式和题型能否如实反映一个学科对人才的内在要求,就显得至关重要。

仍以生物学竞赛为例,如果试题以考查知识点为主,一个在竞赛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可能更擅长书面记忆、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而未必能胜任实验室中的研究工作。而一位富于动手能力和实证思维的学生却很有可能因为发挥不出自身优势而铩羽而归。

如果各类竞赛常常给学生带来自身能力方面的错觉,从微观上讲,可能误导一些个体的人生选择;从宏观上讲,也不利于一个国家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届生物国赛引发关注,再一次令人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竞赛?如何让各科的竞赛试题成为真正的试金石,找出最有潜力的科学新星?是否应该把中学阶段的竞赛纳入青少年科研人才发现和储备的系统工作之中?

回答这些问题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但愿这一次,我们走对了方向。

《中国科学报》 (2018-08-29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