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忆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8-24
选择字号:
你曾经就读的小学还在吗

 

■张忆文

暑假回到老家,从家人那里了解到,邻近几个大村的小学都没有学生,学校不得不停办了,并且镇上的小学和中学也仅有百十来人。听到这些,或许你并不觉得吃惊,因为现在很多农村小学都停办了。

我所在的村大概有4000人,离县城6公里,离镇上1公里,算是交通便利。2000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一个年级还有50多人,全校有将近300人。隔壁村子的人口比我们村多,大致5000人左右,学生的人数肯定比我们村多。这个村的交通也便利,离县城5公里,离镇上3公里。镇上的中心小学所在的村子离县城5公里,人口更多,但现在留下来的学生每个年级包括幼儿园在内,平均也就10多人。镇上所管的其余13个村,据说也都相继停办了小学,而这些村大多离县城与镇上都较远,且交通不便。回想起我读书的时候,镇上的中学,从初一到初三,每个年级10个班,每个班50多人,全校人数在1600人左右。而现如今全校人数不及当年的十分之一。

可能你会和我一样认为,现在的学生人数锐减,再加上教育部实行撤校并校的政策,学校停办,这很正常。但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尽管学生人数减少,但还不至于导致镇上所辖的人口大村所有小学与幼儿园都停办。这背后更直接的原因是学生向县城集中。

那么问题来了,被停办村庄的学生要上学怎么办?这些被撤校的师资如何安排?撤校是减轻农民负担还是加重负担呢?接下来我将探讨这三个问题。

第一,被停办村庄的学生上学问题如何解决?据我了解,这些村的孩子只要家里经济条件稍为好点的,都到县城上小学和幼儿园了;家里经济条件差的只能去镇上(邻近村)的小学和幼儿园。也许很多人认为,县城的小学与幼儿园肯定会比镇上的好,对孩子的教育更有利。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首先,现在的学校规模是根据当时的生源数量建立的,受限于校园设施以及师资,扩容并没有留多大的余地。有限的扩容,只能通过增加班级的人数。一旦增加班级人数,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因为小班教学远比大班教学效果好,这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且是公认的结论。其次,撤校之后的学生上学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只能大力在县城扩建学校,硬件上投入是没有问题,但学校最重要的是师资,加上小县城工资低,物价与房价水平也不低,发展潜力有限,几乎很难招到优秀的年轻教师,只能继续利用撤校之后留守的师资,所以新建学校师资和以前相比并没多大的改善。最后,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很重,来回奔波县城浪费孩子不少时间,对孩子的成长也并不好。

第二,撤校之后的师资去向问题?教师是有事业编制的,不能向私企那样直接被辞退、下岗。依我看来,撤校的教师的主要分流途径有三个。一是,到扩容的学校,也就是到以前稍微好点的学校去;这对教师是有利的;二是,到新建的学校;这对教师也是有利的,毕竟新建的学校,肯定比乡下的交通好一些;三是,选择提前退休。此外,撤校对教师还有一个有利之处,就是班级数不变(班级人数增多)情况下,教师增加了,课时量有所减少。此外,对一些教师而言,也需要付出交通的成本。

第三,撤校是减轻农民负担还是加重负担呢?尽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是免费的,但撤校之后无疑农民负担变重了。撤校后,多数学生都去县城上学,或者至少得离家去上学。以我们村为例,很多孩子都在县城读书,租一个单间每个月的租金需要300~400元,至少需要一个人陪读、做饭。不算吃饭花销、误工费,仅一年房租至少3600元。就算不租房,每天坐公交车去,大人早晚接送,一趟公交车2元(小学生免费或减半),共计6元。此外,孩子中午吃饭至少10元,一个月的费用至少200元。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途径,费用介于租房与不租房之间,那就是直接住老师家,这个方式被较多采用。所以,撤校之后对县城老师来说,又多了一个创收途径。由此看来,撤校之后农民并没有减轻负担,反倒要支出更多的费用。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应付撤校后所增加的额外费用;但对应付不了的农民来说,压力只会更大,这些家庭的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路,或许只会更窄。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中国科学报》 (2018-08-24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