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8-13
选择字号:
这个暑假,与中科院来一场“科学之约”

①昆明植物所不同植物抗氧化及抗凝血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追踪课题现场。


②科研人员讲解采水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③参加夏令营的大学生在长春应化所参观。


④参加青海盐湖所夏令营的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一群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正兴趣盎然地在青岛第二海水浴场“寻宝藏”,一株从没见过的海藻、一条小鱼都让孩子们欣喜不已。其实他们并不是普通的游客,而是在中科院海洋所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营员,这正是营员进行潮间带海洋生物现场采集的场景。

今年暑假,中科院的不少研究所结合各自特色,举办夏令营活动,为参加活动的学生提供聆听科学家讲座、参观重点实验室、动手开展科研实验等“深度游”机会,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零距离”探索科学世界

“盐湖有年龄吗”“盐湖里有鲨鱼吗”“盐湖水和卤水有什么区别”……聆听完中科院青海盐湖所博士魏海成主讲的《盐湖的故事》科普讲座后,湖南一师二附小的20多名小学生争先恐后地向他提出各种“脑洞大开”的问题。

整个暑假期间,由于夏令营活动的开展,青海盐湖所热闹非凡。在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之后,青海盐湖所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推出了“我是小小科学家”科普实践夏令营。

青海盐湖所党委书记王萍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这项活动旨在拓展中小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激发他们献身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

在青海盐湖所年轻科研人员和博士的带领下,营员根据个人兴趣选题,分八组各自参与了一个完整的科研小课题,开展了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彩色温度计制作、明矾制备、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小实验,体验了一把“微科研”过程。

“这次活动为这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创造并提供了开阔视野的机会,使他们能站在中科院的讲台上。我相信这次活动不仅会培养孩子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手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必将成为同学们难忘的人生经历。”青海省湟中一中副校长王晓云说。

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参加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植物科学专题营的学生了解了老中青几代人的猕猴桃育种故事。“有的育种专家一天要花十多个小时来品尝野果,做果实品质分析实验,为选育工作作数据分析。一个猕猴桃新品种的选育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没想到我们吃到的美味水果,是科研专家经历那么多艰辛培育出来的!”福建南平第一中学的学生高桢硕感叹道。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上在实验室、科研基地实地观察现场,这样别具一格的课堂,赢得了营员的交口称赞。

体验别样的“科研生活”

7月21日,来自北京、湖北、甘肃等地的98名营员走进中科院海洋所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开展海洋科学课题研究,亲身体验别样的“科研生活”。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史大永已经连续四年参与夏令营工作,并且担任营员课题开题和结题的专家组组长。他说:“根据营员的知识层次和兴趣爱好,我们精心设计了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物理海洋等领域的十个海洋科学研究课题。”

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营员动手操作,认真完成了课题立项、样品采集、实验操作、报告撰写和结题答辩。“一开始不少人存在概念不清晰、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没有基本数据等问题,但在结题答辩中,营员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汇报框架变得科学合理,进步很明显。”史大永说。

海洋科学专题营负责人王敏告诉记者,为让营员近距离体验海上科考工作,夏令营组织营员们登上了“创新”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开展海上科学考察科研实践活动。

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营员乘坐“创新”号科考船进行海上调查作业,在码头停靠的“海鸥”号科考船上聆听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浮游动物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以及海洋污损生物知识讲解。

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组分间抗氧化活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植物学学科方向的不同小蚂蚁如何担当百部种子的搬运工?植物如何克隆?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们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进行植物样品的制备、活性测试以及活性物质追踪。

营员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研究课题,并且将实验成果共享,撰写成科学实验报告。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他们了解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体会到科研的乐趣。

激发科研梦想

暑假期间,除了充满探索欲和好奇心的中小学生,中科院还迎来了一批本科生。专家学术报告、参观科学实验平台、与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各个研究所为学生创造近距离接触科研的机会,让他们更加了解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科学研究的队伍。

7月17日至20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第十届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如期开展。中科院院士王家骐结合自己在光机所55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勇于奋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对创新的思考。“国家的需要就是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王家骐勉励在场的学生。

除了聆听讲座,参加活动的学生还分别参观了长春光机所展厅、中科院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大珩楼40M装调大厅、探测部装调大厅和学术交流中心展厅,极大增加了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认识。

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院士张洪杰作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他与营员们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人生感悟,希望同学们学会如何做科研。

而在中科院深海所“走向深海”大学生夏令营,除了学术报告、参观实验室等活动,深海所还组织全体营员齐聚大小洞天景区参观博物馆,开展沙滩净海以及户外拓展活动,倡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共同守护蓝色家园。

在这个“不一样的夏天”,中科院夏令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有和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立志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决心。”

 

《中国科学报》 (2018-08-13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