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7-11
选择字号:
重庆市红翠特色脐橙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李良蓉:
“尝到我的果,便了解我的人”

 李良蓉(左)带学生在基地做脐橙新品种选育工作。李良蓉供图

■本报记者 秦志伟

“尝到我的果,便了解我的为人。”说这句话的人是重庆市红翠特色脐橙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李良蓉。日前,她在参加2018农村基层优秀科技特派员双创训练营时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她的奉献精神、家国情怀让记者印象深刻。

记者深入了解后得知,李良蓉从事科研工作40年、科技特派员工作20年,她和团队研发的红翠系列脐橙新品种可在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种植,填补了我国春、夏、秋无新鲜脐橙上市的空白。同时,新品种种植的脐橙共帮扶了13个贫困村,带动果农7600户,受益果农达23000余人。

一年采摘一次变四季可采摘

奉节脐橙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气很大。但在奉节,说起脐橙,那就不得不提李良蓉。正常情况下,脐橙仅在每年元旦前后成熟,这也是柑橘界延续多年的自然规律,正是她打破了这一规律,让脐橙变为四季可采摘。

上世纪80年代,奉节脐橙已在国内声名鹊起,当时每公斤售价约7元。李良蓉的一次携带脐橙访友经历,让她萌发了选育脐橙新品种的想法。

1989年元旦,李良蓉携带20公斤当地品质及果形俱佳的脐橙来到朋友家,其市价相当于她的半年工资。朋友的母亲饶有兴致地剥开脐橙放进嘴里,但瞬间又吐出来了,直呼太凉了,“这个东西老年人吃不了”。

这一幕让李良蓉始料未及。回家后,她便思考,能不能让脐橙在夏天成熟。随后,李良蓉着手收集资料,并经过长时间筛选,在奉节众多的72-1脐橙中发现了一株变异的优系单株,她如获至宝。

李良蓉向记者介绍,优选培育一个新的脐橙品种,要在百万株柑橘林里进行筛选,才有可能产生一株芽变优系,再通过三年的后期观察, 性状稳定后才能进行六年布点试种及十年中试,“一个新的优良品种诞生,需要几十年时间”。

于是,李良蓉利用奉节几十万亩脐橙种植所形成的天然数据库,针对中高山地段和不能生产柑橘的贫困山区,长期致力于柑橘选育与研究及栽培实验。

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李良蓉团队成功地培育出了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红翠2号晚熟脐橙”。其成熟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可挂树5月上旬;单果重200克~350克,可溶性固形物13.7%~15.8%;细嫩化渣,汁多无核,有较强的抗逆性;丰产稳产,适栽长江中上游区域海拔350~650米丘陵山地,属亚洲人口感,商品性极好。

多年后,红翠系列脐橙相继走入田间,生长周期长达480天,可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海拔、种植不同品种,成熟在不同的季节里,实现了12个月鲜果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李良蓉及其团队经过6年的探索研究,成功攻破了晚熟柑橘春、夏季木质化(枯水)的世界性难题。这是一个各柑橘生产国的专家学者们历年来孜孜以求的待解难题。

至此,红翠系列脐橙产品正式面向市场。多年来,红翠系列脐橙好评不断。

富民千万是最大梦想

在当地,李良蓉被称为“橘子姐”。目前,李良蓉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红翠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惠及更多农户。

自1990年选育出红翠晚熟脐橙,母树移植至永乐镇大坝村以来,李良蓉团队在长江南北两岸的高、中、低海拔地域进行小试和中试,新发展的红翠1号、2号、迷尔橙等特色脐橙在奉节县5个贫困村、4600户农户推广示范,其中503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户年均增收达8000元。

以红翠迷尔橙为例,李良蓉介绍,通过租用方式育苗27万株,只收村民1元/株的运费,在永乐镇的白龙村、幺店村、永乐村、大坝村发展红翠特色脐橙4800亩。

“过去老品种脐橙销售价0.5元/斤,现在的红翠特色脐橙销售价为3.5~7.5元/斤。”李良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2008年12月,在康坪乡松林村村民的要求下,李良蓉团队对该村的海拔、土壤、水源及原有老品种脐橙树的树龄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个地方非常适合红翠1号晚熟脐橙的生长,并决定由红翠科研基地借债投资160多万元,提供新品种无病毒穗条、嫁接薄膜、工具等,聘请26位嫁接高手进行品种改良。丰产后按每市斤2.6~3.0元的价格统一由基地收购。

据李良蓉介绍,通过高接换种后的红翠晚熟脐橙,自2012年丰产以来果农一树果销售价3元/市斤,最高达到7元/市斤,产品由广西直接出口至东南亚国家。

2013年3月,红翠特色脐橙技术研发中心又在石岗乡瓦坪村进行高接换种,发展红翠优质晚熟脐橙680亩。

截至目前,红翠中心通过“科研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创建了一套“三统三分”的红翠脐橙管理模式,三统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三分即分项负责、分片承包、分级考核。共发展带动了13个村、7600户果农种植脐橙,农户销售脐橙总收入1.5亿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实现了研、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创下无滞销纪录。

现在,红翠系列脐橙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冲着红翠晚熟脐橙找“橘子姐”李良蓉要求技术合作、订货供应的外国人也络绎不绝。

但作为一位搞果树科研的人,李良蓉并不想太被外界关注。“新品种选育本就是公益性事业,我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一是因为我学这个专业,二是丢不下奉节这个柑橘新品种天然数据库。”李良蓉告诉记者。

未来,李良蓉及其团队只想把红翠系列脐橙品种大面积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

《中国科学报》 (2018-07-11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