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6-15
选择字号:
不识庐山真面目

 

■金涛

【这首诗是苏东坡经历了人生的大变故后,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哲学思考,是他思想更加成熟的一次飞跃。】

凡是到过九江的人都会欣喜地发现,在这座小城的任何地方,抬头就能看见庐山清丽婀娜的身影(今天高楼崛起,挡住视线,另当别论)。我小的时候,无论阴晴昏晓,还是春夏秋冬,庐山的巍巍山峰总是精心装扮,以俏丽的姿容出现在人们面前:或是庄重静穆,浴着灿烂的霞光;或是变幻成一座座孤岛,在漫天云雾中出没;有时干脆躲在扑朔迷离的云海里,忽隐忽现。天气晴好的夜晚,可以依稀窥见山巅牯岭街上的灯火,是那样的神秘,令人遐想不已。总而言之,几千年来,庐山已经深深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几乎没有一个人的是与庐山无关的。这也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吧。

与此相似,当一个外乡人偶尔来到庐山,在此落脚,时间不用多久,庐山也将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记忆。至于那些名人,庐山会更加永久地记住他们的名字。

话说1084年(宋元丰七年)六月,大文豪苏轼从黄州到汝州去,路过江州,他先在鄱阳湖边的湖口实地考察了石钟山,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继而前往神驰已久的庐山。

说起1084年(宋元丰七年),在苏轼一生中是个重要的年份。五年前,宋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因“乌台诗案”罗织的罪名(乌台乃御史台的别称,是关押要犯的监狱),苏轼被人诬陷,身陷牢狱,受尽折磨,险些丧命。这是赵宋王朝一次震动朝野的文字狱,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常演出的、版本各异的内耗之一,详情就不想费笔墨了。(在罗织罪名、诬陷苏轼的许多官员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这位科学家同时也专爱打小报告,他的行径,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刘小川著《品中国文人》(2)。)

所幸还有不少主持正义、不畏死、不怕受牵连的朝野人士多方营救,这场冤案的当事人苏轼最终免于一死,降级外放,以团练副史发配到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他的遭遇比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外放江州还要惨得多。江州司马,有职无权,是个闲差,但生活一点没有问题。可是苏轼外放黄州,团练副史有名无实,实际上是流放,不仅失去人身自由,还要自谋生路,否则一家老小要活活饿死。幸好黄州太守徐君猷对苏轼十分崇敬,将城东一块约五十亩荒地拨给苏轼耕种,解决了一家老小的衣食。这块被苏轼开垦的土地即是东坡,从此东坡成为中国文学史光灿夺目的一个特殊符号。

苏轼不仅以东坡自称,也以此象征在逆境中永远保持豁达向上、乐观豪放、热爱生活的性情。他永不向权贵低头,任何困苦也无法将他折服,他那笑傲人生的诗篇使一切宵小为之寝食不安。正是在黄州五年的磨难中,苏东坡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千年之后,读来仍然震撼心灵,扣人心弦。他的《寒食帖》成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他的绘画艺术达到新的高度。

1084年(宋元丰七年),宋神宗又想起了苏轼,下旨复起苏轼授汝州团练副使,苏东坡也不能免俗,又勾起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吧!

他的心情是欢愉的,毕竟离开了流放五年、不堪回首的黄州,他在《石钟山记》中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即宋之黄州)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苏东坡从黄州乘船到汝州去,适逢长子苏迈被授德兴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苏东坡送他到湖口,顺便探访了位于鄱阳湖入口处的石钟山。湖口与江州甚近,水陆交通便利。这篇《石钟山记》也很有名,多年前我去湖口,也是读了《石钟山记》,慕名而至。

苏东坡在庐山盘桓了十几天,有一件事深深感动了大文豪:当这位脚蹬芒鞋,手持青竹杖,杖头挂着一百个铜钱以便随时沽酒的长者出现在山道上,突然被人认出来了。他就是名动中华的大诗人,为民请命、得罪了皇上的苏子瞻大人!顿时,他的出现引起山中僧俗的围观,像今天的追星族那样奔走相告,喜不自禁。人们不仅喜欢他的诗,仰慕他的诗才,更加敬重他的人品,敬佩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天下苍生。人民没有忘记他,人民依然怀念他。

这番情景也使东坡先生百感交集。在遭遇了种种诬陷迫害和磨难后,他看到了最纯朴、最难得的世道人心,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啊!(苏东坡《记游庐山》一文中写道: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苏东坡这次在庐山的时间不短,相对而言,诗写得不多。“往来山南地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这即是通常收入诗集中的《庐山二胜》,一为《开先潄玉亭》,另一为《棲贤三峡桥》。但是苏东坡咏庐山诗流传最广,成为千古绝唱的,却是他在东林寺高僧陪伴下同游西林寺留下的一首七绝《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也有的版本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或‘远近看山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自称,“余庐山诗尽于此矣”。

其实,这首诗是苏东坡经历了人生的大变故后,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哲学思考,是他思想更加成熟的一次飞跃。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观察角度的变换,都会产生视觉的巨大差异,这正是世界如此错综复杂的原理。大诗人聪慧之心,提炼出宇宙万物多样性的奥秘,以及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是文学对哲学的深层思考。

正是在庐山秀美胜绝的山川之中,苏东坡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真谛,他的思想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加开阔,更加深邃。他对前人的诗篇会心一笑,也因而领悟诗的创作必须更加深化,艺术切忌表面化的临摹。从此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连过去的种种也另眼相看了。

要真正地认识庐山,看来必须跳出庐山啊!

《中国科学报》 (2018-06-15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