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8
选择字号:
从陇中手艺看乡土中国

 

《陇中手艺》,阎海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本报记者 张文静

草编、推烟、擀毡、捏兽、砖雕……在陇中莽莽的黄土高原上,有一群乡村匠人,他们的手艺曾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不可缺少的生存材料,他们自身也是乡村传统主流价值的代表。如今,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这些乡村手艺逐渐消失,乡村传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也随之发生改变。

曾写作出《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的记者、非虚构作家阎海军,正是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一员。在新书《陇中手艺》中,他采访了当地200多位乡村匠人,真实记录了陇中25种手艺流变的历程。在手艺背后,我们或许能看到陇中人的生活面貌,看到乡土中国的变迁。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左宗棠说:“陇中苦瘠甲于天下。”陇中,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狭义的陇中只含甘肃定西,广义的陇中除了定西全境外,还包括天水的武山、甘谷、秦安三县,平凉的静宁,兰州的榆中,白银的会宁、靖远。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覆盖的是苍茫的黄土高原。

上去高山望平川,陇中到处是沟壑。千沟万壑间,潜藏着无数的村庄,孕育着无数的生民。阎海军就在这里出生、成长。

恶劣的生存环境让陇中人打一出生起,就要面临与生活的战斗,对物的珍视也因此成为了他们深入骨髓的传统。

阎海军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家里有一只瓦罐,这瓦罐不是什么文物,现在看来也不值钱,但它做工古朴灵动,一看就是灵巧的手艺人做出来的。母亲用瓦罐装上亲手做好的小吃甜醅,让阎海军送去给嫁到外乡的女儿。路上,调皮的他一不小心把瓦罐打碎了,里面的甜醅撒了一地。当时那种紧张和负罪感让阎海军至今难忘,他深知一只瓦罐在家人眼中的分量。

也因如此,能制作瓦罐等生活用品或者能吹唢呐、演皮影、懂阴阳的乡村手艺人,被陇中人视为不可替代的能人,人们从生到死、从生产到生活,都离不开他们。

非遗保护者盖宏睿说:“非遗最丰富的地方,往往是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因为非遗恰恰是人和自然相对抗的时候产生的智慧。”这句话在陇中得到了验证。而陇中手艺的丰富还与此地深厚的历史积淀有关。

陇中是关中与河西的连襟之地,是中原汉帝国凿空西域的前哨阵地。在整个中国文明史中,这里的民族融合不断演进,游牧民族文化与农耕文明交织穿插,形成了繁荣而复杂的地域文化。陇中人的不少民间手艺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产生继而不断成长的。

如今,情况有了变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向乡村蔓延,大量塑料制品等进入陇中农村,那些曾经不可或缺的民间手艺渐渐消失不见了。当阎海军在外工作多年再回到家乡时,他仍然惦记着儿时的那只瓦罐,他在家中找,找不到,去曾经红火的乡村瓦罐土窑里找,也找不到。这种瓦罐没人用,也再没人做了。

从备受珍视的生活必需品,到无人再问津,这些年来,与做瓦罐一样的那些陇中手艺经历了什么?那些手艺人的命运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这又给陇中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这些问题在阎海军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想从乡村手艺人中寻找答案。

25种手艺的流变故事

2015年,阎海军开始行动。同村的画匠阎小平是他写作的第一个手艺人。阎小平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一辈子种田、打工、娶妻、生子,过着极为平常的农村生活。但他有着一样不平常的本事——画棺材,就是在棺材外面画上“二十四孝”以及山水风景等图案,然后再将画好的棺材和逝者一起埋入泥土中。在贫穷的陇中地区,画棺材却是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的一项风俗。村里谁家老人快要去世,都会请阎小平去画棺材。

阎海军为阎小平没有机会真正施展美术才华而遗憾,觉得他一辈子就在做“被埋葬的艺术”。但阎小平却不以为然,觉得虽然棺材画得再好逝者也不知道,但这种“穷讲究”却是生命最后的尊严。阎小平作画时,生与死只隔着薄薄的一块板,这样的情景让阎海军感动。

阎小平的故事被阎海军写下来,发布到腾讯的非虚构写作平台“谷雨故事”上,恰好被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王立刚看到。王立刚也是《崖边报告》一书的编辑,他对陇中手艺的题材很感兴趣。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第二本书的合作。

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不论春夏秋冬,在几乎每个大的法定假期和无数个周末里,阎海军都行走在陇中乡间四市十余个县的路上,行程反反复复累计超过一万公里。他找到的手艺人,有的是多方打听得来的大匠人,有的是机缘巧合得以相遇的民艺传承者,有人依然在操持手艺养家糊口,有人已经技艺离身,仅存记忆。

在采访了200多位乡村手艺人之后,阎海军选取其中25种手艺写在了《陇中手艺》一书里,这些手艺包括草编、绣花、剪纸、石匠、铁匠、捏兽、砖雕、皮影、木匠、唢呐、阴阳、制陶等。“这些手艺都是陇中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内容,有的关涉生活旨趣,有的关涉生命仪式,有的关涉精神信仰;有的具有广博的民间基础,普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有的则有高深的美术追求,只有匠人才能完美驾驭。”阎海军说。

书中手艺筛选的唯一标准则是群众性,这既包括手艺人的群众性,也包括手艺服务对象的群众性。“列入这本书的手艺,绝不是陇中最精彩的匠艺,但绝对是最有群众基础、最有实用价值的匠艺。”阎海军说。

手艺背后的乡村社会图景

2015年《崖边报告》出版,以非虚构手法描绘中国乡村的阎海军获得了很多关注和支持。在他看来,这正是乡村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结果。“在主流话语中,农村常被当作落后、陈腐、闭塞的象征,但其实乡村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不管现代化、城市化怎么激荡,农村依然会长期存在。我说要守住乡土,不是说要把那些穷乡僻壤、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守住,而是应该探索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留乡村的独特性。”

此次写《陇中手艺》,阎海军也不只写手艺,而是将手艺人的生命故事融入其中,讲述手艺人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的社会关系。基于此,一幅传统乡村的社会图景展现出来。

比如,阎海军观察到,在乡村,手艺人的社会声望常常比技艺本身更为重要。手艺再好,人品不好,也没人用,没人请。乡村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手艺人的“安抚”,所以好的手艺人往往是乡间的道德楷模,也是维持乡村秩序的一种力量。

比如,乡村手艺人生产的器物虽然也具备商品属性,但更包含一种人情。手艺人用良好的职业匠心和高超的社交技巧,维持着与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使得乡村手艺呈现出与现代商业的“生产—消费”逻辑的显著区别。

再比如,在陇中,与生产生活类手艺快速地、大面积地消退不同,服务于民间信仰的手艺,则显得异常坚韧。

如今,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乡村,传统民间手艺逐渐被代替。在阎海军看来,乡下人追逐城市生活和城市文明,乡村的很多手作、仪式、表演变得不再拥有“独一性”。人们对老手艺的抛弃,是文明的转场。对待这场巨变,哀挽大可不必,也于事无补。“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拥抱时代潮流,不能说起手艺消失就痛哭流涕,更不能一边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一边还幻想着回到过去。有些手艺,比如乡村接生婆的手艺的消亡,接替它的是更能保障母子平安的分娩技术,有些失去并不值得伤感。时代潮流大浪淘沙,留下什么,带走什么,沉淀什么,自有结果。”

生民在陇中,艰难压抑着肌体,文化丰盈着精神。对于《陇中手艺》一书,阎海军表示,它既不是行业代表的评比单,也不是非遗保护的汇报稿,既不是职人的赞歌,也不是手艺的挽歌,只是对陇中物质文化的真实记录。“它是给人类最艰难环境下依然饱含激情、富于创新的乡间匠人们的致敬。生活本来就是在艰难中寻找希望的过程。”

 

《中国科学报》 (2018-05-18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