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中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9
选择字号:
科学界急需“回头看”

 

■林中祥

几十年来,我国已经颁了不少奖项,资助了许多重点甚至重大项目。有的经费甚至几千万或上亿元,有的人得到了不少省奖、国家级奖、国家部级奖等。

我认为,该到“回头看”的时候了。

如何回头看?按学者为个体进行回头看,特别是将得到国家级奖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经费资助的学者的所有项目目录、经费、奖项列出,再将他们的成果按项目或奖项排列(特别要列出成果的实际内容),对成果中的实际数据再进行核实,例如推广了多少企业、得到了多少产值与效益等。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如经费对应的科研成果如何,有没有重复报奖,获得的科研成果的价值与对应奖项及经费数目是不是匹配;工科的研究有没有实际工业上的价值,对工业有没有实际指导作用或产生经济效益,等等。

每个项目或奖项割裂出来看都发现不了一些实际问题,全部放在一起就能够看出学者对学术、行业实际贡献了。

如果一个差不多水平或贡献的学术成果,有的学者只花了几百万经费,有的学者却花了数千万甚至亿元经费,我想这还是有差别的吧。

如果将一个研究成果进行重复包装重复报各类奖项,这应该是能够看出来的。

如果按照当初报奖到企业开证明所产生经济效益,过了多少年再去核实看是不是还在生产,曾经的销售额及上交利税,是能够说明问题的。

更何况,这样的评价对社会、对纳税人也是相对公正的交代。

现实中,把一些专家的得奖项目进行推广,不但企业没有效益,最后企业赔了不少,甚至还有企业因此关闭的。但可能这些企业出的证明还帮助他们得到了各级奖项。

我曾有幸被邀作为专家参加国家某部的数十项百万元经费级项目的验收。对其中的一个项目我提出不同意给“一等”验收结论,并提出了我不同意的理由。毫无悬念的,最后这个项目的验收成果还是“一等”。

事情过去多年了,其间我与这位项目负责人同一单位的几位教授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询问这个项目的情况,从中知道那个项目中数据肯定不是真实的,而且并没有见到结题报告中说的经济效益。

如果这个项目现在进行“回头看”,结论就再清楚不过。所以,在科技界,大家都要对科学与个人信誉有“敬畏感”。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中国科学报》 (2018-03-09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