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6
选择字号:
给北京“8分钟”掐秒表

 

“北京8分钟”的演员运用训练彩排与数字验证系统学习滑行路线。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不久前,在举世瞩目的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队以1金、6银、2铜,屈居奖牌榜第16位。然而,就在平昌冬奥会即将落幕之际,一段科技与文化交织的“北京8分钟”却惊艳了全球。

短短8分钟,来自中国的表演团队综合运用了轮滑演员、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和玩偶等表演元素。世界最大又最轻的熊猫人,24名轮滑演员足下生成的“中国结”,薄至微米的“冰屏”上的流光溢彩……完美地诠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人文奥运”与“科技奥运”的精神。

而要说起当中的黑科技,就不得不提北京理工大学虚拟视觉仿真团队(以下简称“北理工团队”)。

为每人定制训练手册

“一组跟上”“你这个动作不到位重来”……这是人们通常看到的排练现场,编导的调配不但要靠吼,有时甚至还要亲身演示。

然而,有科技力量加入的排练现场却是“温文尔雅”的。演员人手一本训练手册,根据手册上要求演员出现的时间、位置,先完成单人训练,再合成小组,最后形成集体表演。别小看这本手册,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演职人员井然有序,为编导的排练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而要说起这本手册的生成,还得回到北理工团队接到这项任务之初,即2017年4月底。“一开始我们觉得现有技术可以驾驭,但随着核心创意团队不断做加法,给出的每个要求都让我们感到紧张。尤其是编导对人与影像的配合要求高,怎样排练成为一道难题。”团队核心成员、教师李鹏说。

为此,基于以往的经验,北理工团队专门研发了一套训练彩排与数字验证系统。“在软件上,每名演员都变成了一个小点,他们移动的位置成为了坐标。”团队核心成员、教师梁栋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展示了数据图。几分几秒演员应到哪一位置,一目了然。“这相当于给每人定制了一本‘训练手册’。”

待演员熟练之后,就开始强调“整齐”,北理工团队给带队演员带上定位系统,其他演员跟着他,找齐相对位置。“在系统中随时可以看到与标准的差距,细到毫秒,迅速帮助解决问题。”梁栋解释。

练习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北理工团队为此开发的文艺表演与预演系统就该派上用场了。他们将演员、灯光、投影等真实的场地数据输入系统,还原现场环境。不仅还原出平昌冬奥会33个机位,还根据总导演张艺谋的要求,添加了一个任意漫游机位,可以从任何角度看到场馆的拍摄效果,使得转播效果提前得以判断。

彩排后期,张艺谋就是用这套系统指挥排练、商讨转播方案的。

创意与实施中弥补鸿沟

乍一听,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技术并不玄乎,似乎借助动画、VR就可以生成创意视频,但当中的差别重大——虚拟技术忽略了诸多现实因素,如影像中人可以碰撞、迅速回转,而仿真技术则要将人所能企及的能力考虑进去,最后生成创意与能力相结合的行程数据。

“我们弥补的是导演创意到现场实施的鸿沟,这在国内属于首创。”团队核心成员、副教授黄天羽进一步解释,“传统用动画、VR生成的方式,修改成本高、效率低;仿真技术修改便捷、成本低,今天更改明天可直接排练”。此外,由于即时采集真实数据,团队还可以进驻现场服务,“只要仿真能做到现场就能实现”。

同时,这项技术可用于室内舞台表演的评估,了解观众感受、改进创意。比如,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观众的心电反应,如果反应平常,可及时提醒导演提高精彩度。

这也难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当时将仿真技术形容为“把刀耕火种进化到快速的、现代化排演”。

事实上,这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的队伍,常年为国家级重大活动服务。为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文字”篇章的效果,团队核心成员、副教授张龙飞在排练基地一待半年,通过仿真技术研究字模的升降,最后形成7个升降档位,在演出效果与演员的极限值中找到了平衡。

如今,无论是奥运会、阅兵、春节晚会,北理工团队已成为数字表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北理工的优势在于军工,人们有所不知,军工技术的进步与舞台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是同步的。”北理工软件学院院长、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说。

在本次冬奥会上,他们还尝试运用VR技术来改造“熊猫眼”,演员在大熊猫道具内部能无差别观测到外部环境。

技术背后的心理琢磨

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室外训练基地,两个多月的集训是这样打开的。

第一天,每个演员都领到了各自的训练表,这时的场地上打了方格,摆上了锥筒、甚至还有粉笔画线。

第二天,增加了折返要求……

到了后期,单人的行程轨迹被小组行程轨迹代替,体现在图纸上就是线条越来越多。

“虽然还是针对个人要求,但必须告诉演员,他在群体中的角色。”梁栋说,这一经验汲取自团体操,一个人动作不到位影响的是整体,如果在摄像头、大屏幕上直播纰漏,懒散者就会自行纠正。“当然,如果第一天就把龙(8分钟龙的造型)给他,非专业演员可能愣在当场。”

对于非职业演员的心理把握,编导与北理工团队进行了更周全的考虑。团队派去的硕士生、博士生与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老师和演员们充分交流,打成了一片,充分了解专业演员、运动员各自的特点,并据此做了相应的排练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北理工团队为“北京8分钟”表演开发了赴平昌倒计时小工具,这个小工具还设置了“每日之星”功能,每天排练时系统通过数据研判,提取前一天表现最佳的演员进行展示,深受大家好评。

在这个充满寒意、人甚至设备都贴上暖宝宝的冬天,训练场上机器人空转、黑屏等故障偶有发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所有人都绷着一根弦。这根弦直到“北京8分钟”正式播出才解除警报。

硕士生焦迪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收到了来自奥组委、实验室、高精尖中心的三份津贴,而是通过项目提高了协调能力,掌握了实战经验;艺术设计专业出身、转入“数字表演”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吴玉峰很高兴,因为他用艺术生的审美眼光,在系统中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冰屏”周围的光效等效果。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理解艺术家和工程师各自的想法,同时兼顾了演员心理。这是隐形的实力,但作用重大。”丁刚毅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3-06 第7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