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振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21
选择字号:
是有序科研好,还是无序科研优?

 

■金振奎

在讨论这一话题之前,首先要对两种模式进行定义。无序科研是指没有组织的科研,研究方向和目标不固定,科研人员自由发展,各自为战。有序科研则是指有组织的科研,有长期坚持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要攻克的目标,并有固定的研究团队。

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多为无序科研。科研人员自由选择,拿到什么课题就研究什么,但结果并不成功,鲜有核心技术问世。但相反的是,欧美国家的教授们却能在无序科研模式下,沿着一个方向长期研究下去,且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有序科研似乎更能获得突破,因为目标明确,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合力,长期攻关。比如,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本海默教授领导的攻关团队研制出来的;我国的“两弹一星”以及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也是通过这种科研模式攻克的。

鉴于此,我国的科研不能照搬国外高校的科研模式,要走自己的路。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如果研究成果都能发表,恐怕有价值的并不多。我国多数公司又不愿投资科研,因为周期长,风险高,只愿做挣钱容易挣钱快的事,因此富而不强,无核心技术。而国外的科研主力分布在公司,并不是高校里,他们对科研投入巨大,进行的都是有序科研,其研究成果都保密。

此外,我们的核心技术少还与 “科研以论文为导向”有关。其实,绝大部分论文的价值是不大的。“发表的多无用,有用的多保密”,就是对论文价值的基本判断。诺贝尔奖获得者本庶佑说,“我认为《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九成是不正确的,10年过后就会知道只有一成是真的”。基于不靠谱指标的评价,其结果必然也不靠谱。科研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发论文和拿奖。

笔者认为,如果要将我国的科技水平搞上去,需以有序科研为主,科研成果评价需以价值和贡献为标准,而不是以论文为导向。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规划研究方向,集中优势兵力,长期坚持,直至突破。

国家也要改变科研经费分配政策,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固定的、长期的科研经费支持,无须科研人员自己找饭吃。否则,科研人员能拿多少课题就尽可能拿多少,但课题太多、太忙时,又未必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同时,也要改变评价方式,鼓励有序科研。

当然,少部分人可进行无序科研,自由发挥。两种模式可以并存,分类评价。

回想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这么多经费,出大成果的保障条件都具备了,可为什么没有产出多少重大成果?我们科研大而不强,是否与我们富而不强的企业犯的是同一种病?

我国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1964年,第一颗导弹;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1971年,第一颗卫星;1972年,研制出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在那个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都极度贫乏的年代,我们却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成就,为什么?或许那个时候没有以论文为导向,没有那么多诱人的“帽子”。

灵感和奇思妙想,并不能通过名利刺激出来,也不能通过频繁的考核评价催生出来。 通过加班加点的确可以提高产量,但灵感和奇思妙想不是靠压力或加班就能产生的,这是科研与工程的区别,这也是科研的特点。

要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搞研究,就不能有太多的诱惑,当然也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待遇和科研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对他们的考核评价不仅要合理,而且不能太频繁。考核评价一仅过度,就会起到干扰和阻碍作用。“无为而治”也是一条大道理。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中国科学报》 (2018-12-21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