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6
选择字号:
骨质疏松,就做骨标志物检测

 

■岳华

提及骨质疏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缺钙”,很多老百姓认为,人老了身高变矮、驼背、抽筋都属于自然现象。其实不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治疗、预防的流行病,也是一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高的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与缺乏运动、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各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治疗水平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

因此,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重视骨标志物检测,对于提高骨健康、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全面优化个人健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险因素

骨头,是人体当中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一直处于代谢、不断的增长或者下降的过程。骨量,就像银行存款,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30岁左右就会达到骨峰值,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会慢慢下降。因此,骨质疏松是一个增龄性疾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几乎并列。

正常人的骨骼在电镜下的结构看起来是多孔性的,中间的连接非常紧密,几何结构也非常完整;骨质疏松患者则不一样,孔洞更大,中间骨小梁变得更纤细,骨骼承重能力、抗骨折能力大大下降,导致了骨折风险的增加。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骨折,骨折最常见的部位首先是脊柱,会使病人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畸形,甚至会压迫到心肺功能,引起肺脏受压,肺功能出现衰竭;压迫心脏,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病人会出现胸闷、心悸、憋气。

老年人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脆性骨折所导致的急性死亡,比癌症及其它任何一种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都要高。尤其是髋骨骨折,致死、致残率很高,髋骨骨折一年后约有20%患者死亡,超过30%永久致残。

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以及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其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绝经女性、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人群,而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缺乏锻炼、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人群也都应引起足够重视。

为何要重视骨标志物检测

近年来,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可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具有快速、灵敏以及在短期内反映全身性的骨代谢动态变化的特点。

骨骼当中有两个细胞非常重要,分别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骨骼的表面有很多损伤,破骨细胞就是挖坑者,成骨细胞则进行填平。破骨细胞只要三个星期就可以在骨骼表面挖出一个大坑,成骨细胞需要用后续三个月的时间把坑进行修复,完成骨重建的过程。

破骨细胞在挖坑的时候,就会释放一种物质β-CTX(骨吸收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特殊序列),它反映了骨头破坏速度的快慢。随后,成骨细胞在修复的时候,就会分泌一种物质P1NP(骨形成标志物1型原胶原N-端前肽),检测这个东西就可以反映出成骨细胞是否在进行修复,反映骨骼代谢的状态。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能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早评估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助力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在众多骨转换标志物中,P1NP和β-CTX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合会推荐的骨质疏松症干预过程中敏感性相对较好的指标,它可以直接反映成骨、破骨的活性,帮助鉴别骨质疏松类型、评估病情变化、预测骨丢失和骨折风险,且更快反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2017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骨转换标志物可以在药物治疗后1到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的作用效果,有利于预测疗效,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如何预防潜在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对于任何一种慢性病都是最重要的,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戒烟、限酒、限咖啡、限碳酸饮料,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影响骨代谢的相关药物。

其次,可以进行相应钙剂的补充。一般来说,中国人群补钙每天在1500毫克之内都是安全的,太高则会加重结石的风险,特别是肾结石的风险。中国日常饮食的含钙量大概在400毫克/天,比较低。因此,成人可补充800毫克/天,钙剂大于50岁人群每天可补充 1000~1200毫克的钙剂,如果患有高血钙和高钙尿的患者,则建议不要再补。

再次,维生素D的补充也很重要。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骨折、佝偻病和软骨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风险。

维生素D虽然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但在补充时也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盲目补充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对此,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钙浓度,另外,不建议一年单次大剂量补充。

一般来说,每天暴露身体皮肤面积的十分之一,进行15~20分钟的阳光照射,便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特别是对于足月顺产且没有其他问题的小孩,如果经常抱出来晒太阳,增加辅食和配方奶粉,一般来说不需要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2018)》反复提及,在服用各类维生素D补充剂前后,建议进行血清维生素D水平检测,可指导调整维生素D剂量,以确保维生素D达到最优水平,在维生素D的补充方面,也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进行转换。

因此,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可以尽早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从而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这对于加强骨健康管理及预防相关潜在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本报记者李惠钰根据其在“2018罗氏诊断骨健康管理媒体会”上的发言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12-06 第6版 前沿)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