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之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4
选择字号:
“只要参与,就没有失败”
——首届“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侧记

 

魔方机器人与现场大学生比赛复原魔方。 杨安摄

■本报记者 王之康

普通人还原三阶魔方,最快也要几分钟时间,但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设计的魔方机器人却仅用7.2秒就完成了还原。

近日,首届“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该校举行,一场魔方爱好者与魔方机器人的比拼就发生在这里。

“真好玩儿!”3岁半的翔翔看到这精彩的一幕时大声叫道,他的妈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孙冰也站在人群中,饶有兴致地观看双方比赛。

这场大赛启动于今年5月,吸引了全国269所高校、2325支团队、8135名参赛选手、1978件参赛作品,最终有91所高校的220个参赛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在这些作品中,“创意”可以说是最大的共性。

创意的比拼

文章开头提到的魔方机器人是如何做到快速还原的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魔方机器人设计者之一李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揭示了其中奥秘。

“它的还原原理是先用摄像头采集魔方的各面颜色信息,这时,电脑系统中就得到了魔方的展开图,再利用算法控制机械爪进行旋转和拼接。”李郑说,用这种方法,可以在15秒之内还原任意一个被打乱的魔方。

同样颇具创意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王彤彤的参赛作品“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

“我们这个项目是利用梳式防波堤处的波浪能进行发电。”王彤彤介绍道,很多城市在近岸港口都建有防波堤,目的是防止波浪冲刷港口,其实防波堤上的波浪能量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团队就有了利用这部分能量进行发电的创新想法。”

此外,军用太阳能节能环保空调、节能型城市概念车、太阳能浮岛水体净化装置、无电力智慧洗车装置、基于石油管道巡检的智能水下机器鱼研究设计……无一不体现出参赛者的独特创意。

交流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表示,此次大赛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青年学子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平台。

这一点在多位参赛者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比赛现场,东北石油大学学生徐文静拿着手机在每一个展板面前驻足、拍照。“不管这次大赛结果怎么样,我都希望能留下这些资料,回去后详细分析,看看有哪些创新点值得我们参考。”

同样,西北工业大学学生王冠华也在答辩之余参观了所有展示作品,直呼“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正如大赛评委、教育部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解鹏所说,这种垂直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大赛,使参赛者关注于某一个方向,对比也会更明显,交流也会更加深入、充分。

参与即成功

与其他创新创业大赛相比,此次大赛上的作品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特别体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点领域和最新成果。

“很多作品是对传统能源提质增效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思想、新技术的有益探索。”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戴彩丽说。

如此多优秀作品集聚,获奖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好比创业的人很多,失败率却很高一样。但郝芳却认为,创新创业大赛最主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只要参与,就没有失败”。

不过,解鹏建议,在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学生们也要考虑技术落地的问题,并建立起市场逻辑、商业逻辑。

《中国科学报》 (2018-12-04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