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3
选择字号:
林同骥:一位爱科研如生命的“好老头儿”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走出了许多鼎鼎大名的科学巨匠: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而林同骥,人们似乎并不熟悉,听过他名字的人不多。

事实上,中科院院士林同骥是我国力学发展史上的奠基者之一。他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暂冲式超声速风洞和气源系统;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U型振荡水槽;他与其他专家一起向国家提出开发海洋的建议,推动中国海洋工程力学这一新领域的发展……

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

力学所研究员吴应湘跟着林同骥学习工作了12年,是恢复学位制后林同骥的第一批硕士生,也是第一个博士生。“他的水平很高,当时几乎没有人可以对他的学术成就作出完整评价。”吴应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谈及恩师,他数次哽咽、眼泛泪光。

1978年,吴应湘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研究生被力学所录取。但得知被调剂到林同骥实验室后,他满心疑惑:“林同骥是谁?”一度以为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才被调剂过去的。

那年林同骥60岁,吴应湘记得第一次见他的场景。走进力学所灰楼(现力学所3号楼)二楼林同骥的办公室,一位又瘦又小的“老头儿”笑眯眯地出现在他面前。

见面第一句话,吴应湘就说了句:“老师啊,我没学过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而且各方面基础都很差。”林同骥笑了,缓慢而温和地告诉他:“没关系,我知道你学固体力学的,我原来也是学这个的,后来转到了流体力学。你现在还年轻,只要努力就能学好。”

一句话、一个表情瞬间让紧张的吴应湘放松了下来。离开时,林同骥送他下楼直到门口,这一举动让吴应湘非常意外,也十分感动。后来,得知林同骥的学术能力和威望后,吴应湘“又惊又喜”。

林同骥从不宣扬自己。他曾在会上谈过第一次风洞试验时失败的经历;讲过导弹端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过在英国留学时因弄错公共汽车“station”和“stop”而吃过的亏;还分享过儿时的轶事……唯独没有说的,就是自己做成功了什么、有什么贡献。

林同骥从不与家人谈有关工作的事情。他的子女曾在家中找到一张飞机的照片,看了照片背后的说明,才知道这是中国第一架双发动机的C-0101号运输机。它由林同骥叔兄林同烨主导设计,林同骥从事发动机的修理和检验工作,他们和飞行员一同成功完成了从成都到重庆的首次试飞工作。

“直到去世,林先生也没有跟我们说过这件事。”吴应湘回忆道,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哪些地方失败了、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爱科研就像爱生命

“文革”开始后,林同骥的夫人、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张斌以莫须有的特务罪名被抓进监狱,林同骥也成了批斗对象,被审查了很长时间。

当时,林同骥承担着人造卫星回收方案研究的工作,却被派去力学所锅炉房烧锅炉,而且被禁止进入研究室。烧锅炉时,林同骥每天认真观测,并记录下煤耗、送风量、时间、水温、烟的颜色等数据,画锅炉耗煤曲线,总结出了一套烧好锅炉、节约煤炭的方法。

林同骥的子女回忆,当时母亲在监狱,父亲每天很晚到家,照顾年幼的他们睡觉后,便回到房间演算公式,研究到深夜。

“他是想做点事儿的人。”力学所研究员浦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她曾与林同骥共事20年之久。

在浦群看来,科研已经成了林同骥生命的一部分。尽管受到过“天大的冤屈”,他也未曾说过一句抱怨的话,未曾放弃过科学研究。

1974年远程导弹型号试飞失败,林同骥临危受命,承担并领导再入飞行器的一线试验任务。1975年,林同骥投入到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防热研究。1976年,林同骥考察吉林陨石雨,将陨石烧蚀现象与飞行器再入过程的烧蚀效应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沟槽花纹形成机制的新见解……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大飞机跨声速巡航发展的趋势,林同骥选择马赫数趋近于1的跨声速内外流动作为研究方向之一。为了解决喉部曲率半径、收缩角和扩张角可任意选取的喷管型线问题,他用了多个练习本反复推导,方格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曲线,最终在速度面上找到了裂缝错位双曲型的翼面,得到了便于应用的喉部型线设计方法。浦群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练习本。

“好老头儿”

提起林同骥的名字,外面虽鲜有人知,但在力学所,几乎无人不晓,都说他是个“好老头儿”。

他知道浦群父母来京后,家中人多且条件不好,便邀请她父母到家中洗澡,并事先把澡盆洗干净;让无法自主行动的贾玉芳(时任力学所十一室业务秘书)住进家中,请保姆为他煮流食、煎中药;携夫人参加学生温功碧(现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的婚礼,还赠予从美国带回来的围裙,是“给他们婚后进厨房用的”;在烧蚀试验小分队赴沪试验期间,常请科研和工作人员吃饭、买糖果点心。

在《纪念林同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提到了林同骥“平易近人”的点滴细节。

对此,浦群的感触很深。“‘老林’年纪比我们大很多,却从来不搞特殊化,就是普通工作者中的一员,当时的大环境如此。”

1975年,为解决远程型号导弹飞行器材料防热问题,他们与上海机电二局有关单位组成了烧蚀试验组联合攻关。那时的林同骥已年近六十,自己买车票乘公交车去工厂或位于上海远郊的试验地,与科研人员和工人同住棚屋、睡双人铺……

林同骥晚年在国内独自生活了3年,于1991年赴美国与家人相聚,两年后因病逝世。今年是林同骥诞辰100周年、逝世25周年。

“林先生离开得太早了,是中国力学界的一大遗憾。”时至今日,吴应湘还一直在收集林同骥的遗物和手稿。他希望以这种方式,永远记住老师当年的教诲,就像老师还在身边一样。

链接

41年研究“上天” 10年研究“入海”

林同骥曾说:“南京解放前夕,解放军炮轰停留在长江中的‘紫石英号’炮舰,在旅美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使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国为民做事的。”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百废待兴。为响应祖国号召,1955年,林同骥带着10年的海外学习工作经验,携夫人以及未满月的女儿回国。他们是解放后第一批回来的海归。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影响下,林同骥投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建设,为我国空气动力学、海洋工程力学、力学学科建设等做了奠基性和推动性的贡献。

文革结束后,力学所组织攻关解决战略导弹防热问题,林同骥了解了型号任务的需求后,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在研究组内找人分别交谈,动员大家承担课题任务。

后来,他的夫人张斌因身体原因到美国与儿女生活在一起,林同骥考虑再三,最终选择留在国内,由一个小时工到他家做饭照料。外人不解,劝他去美国,他说:“我还能为国家做点事儿。”然而,林同骥身体每况愈下,直到1991年,他才赴美国与家人团聚,两年后因病去世。

伴随采访的深入,这位爱国科学家的形象逐渐清晰。林同骥对国家的热爱,就是急任务之所急,做国家之所需,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无论遭遇过怎样的打击。

林同骥的科学成就很多,他独创地提出并解决高频振动下壳壁截面的转动惯量和横向剪切的双重效应影响问题,推动我国喷气式飞机的研制;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暂冲式超声速风洞和气源系统,得到了第一个超声速流场;领导力学所原十一室承担“导弹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为我国中程导弹的研制成功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他用了41年研究“上天”,又用了10年研究“入海”。

考虑到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长远需要,1983年,林同骥与钱学森、钱伟长、庄逢甘等著名科学家一起,向国家提出了开发海洋的重大建议,他亲自组织队伍投入了海洋工程力学的研究。

“林先生对国家、对科研可以用 ‘忠心耿耿’来评价。”林同骥的助手、力学所研究员浦群说。

《中国科学报》 (2018-12-03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