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16
选择字号:
“中国建筑不只木”

 

■金磊

【不仅近现代建筑不可能用材只为木,中国传统建筑也是“五材并用”。】

中国建筑历经数千年演进,可在世界建筑研究上,针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史并不长。若从18世纪中期英国皇家建筑师威廉·钱伯斯中国之旅后所著《中国建筑、家具、服饰、机械和器皿设计》,算起也就200多年。究其缘由,是在“中国建筑只为木”的局限认知下,得出“建筑应该是石构”“建筑应该是纪念性”的西方建筑至上论,从而中国木特性的建筑就难进入“史书”。

“中国建筑不只木”的佐证,在近年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的两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已被证明,经典建筑不仅演绎出思想与文化艺术价值,更表现出20世纪中国的科技进步。

20世纪中外建筑依赖新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电梯乃至近30年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建筑从构造到形体、从功能到品质以革命性变化,最重要的是让中国当代建筑走出了传统建筑多为木构的局限。事实上,不仅近现代建筑不可能用材只为木,中国传统建筑也是“五材并用”。有史料记载,早在奴隶社会末期,中国建筑已综合使用了土、木、石、陶、铜等材质。台湾建筑学者李允鉌在《华夏意匠》书中说,中国建筑历来各展所长,除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外,由“火”而生出来的砖、瓦、金属等人工材料,使建筑为“防护”之目的得以实现。砖是最早的人工建材之一,也因其经济性好,便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石材,砖石建筑的特有长处被不断认识和改进,并逐渐普及到宫殿、住宅、城楼等建筑类型中。进一步,与“五材”相联系,中国建筑也不止木结构,而是土、木、砖、石四大结构共用。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认为,中国建筑尤其以对土和木的应用最早,以木结构为主,土木相结合的构造,是中国古建筑主要特点。所以凡盖房子先讲“动土”,再说“兴工”。土木技术具有防护性能好、防火性能高、隔音且隔热、防寒并承重等优点,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木建筑更用“以柔克刚”的思维,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化解至最小。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木建筑被视为可再生性和生态建筑材料的希望类型,发展建筑“木”空间好处无穷。中国建筑的木特性在当代也属优点而非缺陷。在崇尚自然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构成十分精妙。中国建筑的意境,不只尽意于一个院落或殿堂,也不执迷于一栋一楹及一花一石的营造,而是在俯瞰万物中精心于宏观规划,以求人工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是中国建筑环境的优秀设计思想,更是中国人尊崇自然并擅长用辩证思维驾驭全局的卓越智慧之表现。如古代“建筑师”在山林胜境中建造庙宇,就审视它们对寺外大自然的观照,设计追求有抑扬、有起伏、有高潮及收束的整体默契之境界。

建筑是用建材构成的“史书”,城市与建筑的历史信息是重要的遗产。中国传统建筑之木是仿生的骨架,墙体是围护的“皮肉”,正构成“墙倒屋不塌”的特质,西方传统建筑采用无机的岩石材料,从而使建筑成了凝固的整体。19世纪前后,当西方人发现中国强调空间灵动的“墙倒屋不塌”的建筑方式,便如获至宝,“有机论”“空间论”迭起,都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建筑对世界建筑的贡献。

中国建筑文化的自强离不开园林在世界的地位。17世纪后,有关中国园林的消息传到欧洲,先到英国、法国,后又传到其他国家,一时间中国园林成了世界园林之母。从历史上看,唐宋时中国园林已传入朝鲜和日本,随禅宗思想传入日本,便促成了“枯山水”园林和“茶庭”的诞生。欧洲人知晓中国园林,要归功于元代来中国的马可·波罗,他欣赏并赞叹江南园林后摹仿式建造。

从建筑结构看,人类第一座摩天大楼10层高的“家庭保险公司”突破西方古典主义承重墙的传统,在芝加哥拔地而起,正如建筑师所言是他借鉴了东亚木构架建筑的经验;从建筑美学上看,赖特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本土建筑师,他被世界建筑界誉为20世纪文艺复兴的米开朗基罗式人物。他的诸多作品所印证的“有机建筑论”则源自中国老子的体形与空间(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哲理之中;从建筑用材看,20世纪70年代日本建筑师提出的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新理念,也是受中国公元2世纪就发明的陶砖用植物油处理的启示。

所以,不论从结构、建筑乃至建材等方面,中国建筑对世界建筑都是极大的贡献。我们要懂得保护与传承,让更多公众学会欣赏中国建筑之美。

《中国科学报》 (2018-11-16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