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16
选择字号:
哲学与化学的碰撞


 

《思维的艺术》,[德]延斯·森特根著,[德]纳迪亚·布达绘,李健鸣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火焰中的秘密》,[德]延斯·森特根著,[德]维达利·康斯坦丁诺夫绘,王萍、万迎朗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本报记者 张晶晶

哲学与化学,分别是关于意识以及物质的科学。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同北京东五环的媒体从业者与西二旗的程序员之间的距离,如同许多人认定的文科与理科之间不可逾越的差别。

德国作家延斯·森特根却让这两个学科“撞了个满怀”。译林出版社近期引进出版了他的两本著作——《思维的艺术》和《火焰中的秘密》。延斯·森特根1967年生人,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多所高校教授修辞学。2002年开始,他在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担任主任,同时也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撰稿人。

在他的笔下,哲学不再是与生活脱节的深奥道理,而是每个人、每天、每件事都可以运用的思考方法;化学也不再是一堆枯燥浮躁的化学式,而是与人类命运、今天的生活切身相关的东西。阅读这两本书,犹如穿梭于物质世界与思想之国而展开的一场曼妙无比的奇幻之旅。

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思维的艺术》写作于十多年前,书的主体内容是向读者介绍20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维方法。但那时作者已经开始把触角伸向自然科学领域,因此书中有很多事例来自数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

本书提供的哲学思维方法,由海德格尔、叔本华、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亲身示范正确的思考姿势。而其中讨论的诸多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权威的存在有什么样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怎么判断看起来很有逻辑,其实并不符合逻辑的说理?为什么特立独行的人更容易红?……

有个广为流传的句式叫作“人们只会看(听)到他们想看(听)到的”,套用在“相信”这件事上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想相信的”。那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在《思维的艺术》的第一章,延斯·森特根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引用了数学家奥哈特·欧拉对“真理”的区分: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因为我们能感知这些事物;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因为我们通过思考发现了这些事物;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因为这是其他人告诉我们的。从启蒙运动开始人们就觉得第三类不太入流,想要用独立思考取代之,但是事实上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许多认识都来自第三类。

人们几乎是本能地会去相信权威,不管是上个世纪的巫师、教皇还是如今的“大V”、专家。延斯·森特根提醒说,对大师的尊敬让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哪些人成为大师,哪些人被遗忘,其中有不小的偶然性。

“一旦一个人在集体记忆中获得了一席之地,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功绩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卡尔·马克思影响世界的三个名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工人们失去的无非是他们的锁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事实上分别出自德国诗人诺瓦里斯、法国革命家让-保尔·马拉,以及马克思战友卡尔·沙佩尔之口。作者写道:“因为马克思引用了这些话,读者就把这些话记在了这位哲学家名下,而真正的作者却被淡忘了。名人的精神火花在他们死后,以这种方式变成熊熊大火。”

那自启蒙运动开始所倡导的独立思考要如何去实现呢?第三类“真理”果然能被独立思考取代吗?

即使跑到沙漠隐居、与世隔绝、专心思考,这估计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还会受到回忆的影响。“所以更好的办法是从一开始就清楚地认识到,独立思考不可能全部奏效,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从头做起。”

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

在《火焰中的秘密》一书中,森特根走得更远,他从哲学角度重新审视化学历史,写出了一本很特别的科普读物。他旁征博引,通过大量有趣的故事表达一个基本观点: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炼金术和现代化学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企图让无用的物质变成有用的物质,比如现代化学利用空气中的氮合成化肥,进而提高作物产量等。无怪乎这本书扉页所书的致敬对象是“与火共舞的梦想家们”。

本书的第二部分中,作者则设计了80个简单有趣且安全的实验,读者甚至不需要专业的化学实验设备,就可以尝试这些有趣的内容。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洪章在采访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身为一个接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人,这本书对自己最大的启发在于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想法从诞生之初到最后实现的全过程,而不只是课本上最终被验证的正确答案。

“现在的教育大多还是有正确答案的,你知道答案就可以拿高分;但一旦面对一个不知道的东西,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本书告诉我们化学家是怎样研究一个新东西的: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怎样提出一个假设?提出假设之后,怎样想尽办法证明假设?包括后来不断推翻、证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过程,很真实,很有代入感。”

张洪章还提到,虽然自己是做化学的,但也在这本书里了解了不一样的化学家。他们不再是之前固有的脸谱化人物,“有些人好像也不是高居‘神坛’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公司的利益去努力”。

本书编辑孙艺说自己在读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18年凭借氨合成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弗里茨·哈伯。合成氨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肥田后田地产量翻番,能为更多的人提供食物,生命得以繁衍。如果故事讲到这里,这无疑是我们熟悉的科学家造福人类的故事。但哈伯的研究同时也与化学武器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战中,他从化学家的角度审视战争,提出了用氯气制造化学武器的想法,投入战争并取得了效果。国内外的谩骂一直存在,他获得诺奖时,国际上也是一片抗议声。

“哈伯始终不认为他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合成氨造福人类,研发化学武器也是希望国家强大,出于对国家的爱。由此可见这本书里塑造的科学家的形象是立体和多元的,跟我们既有的形象很不一样。”孙艺说。

《中国科学报》 (2018-11-16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