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13
选择字号: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冯晓云: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须久久为功

 冯晓云

■ 本报记者 王之康

如今,“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在近日举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也指出,必须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率先建设一流本科,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但在当前,对于不少高校来说,如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此,记者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冯晓云,希望她关于专业、课程、教师的思考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调整专业应注重内涵建设

《中国科学报》:吴岩在这次会议上表示,要停办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但与此同时,不少高校也在不断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新兴专业。一方面是停办,另一方面是新设,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冯晓云:说到底,无论是停办专业还是新设专业,都要依据社会经济与科技产业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特别要注意,高校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而且教育是慢变量,一定要对五年后、十年后甚至更长远的未来需求有所估计和预期。因此,无论是停办旧专业还是开设新专业,都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需求为导向。

我认为,调整专业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情,切记走马灯式地停了又开(换个名字、内涵不变),开了又停(追求时髦、缺乏内涵),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慎重决策。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专业内涵建设上。

《中国科学报》:以开设新专业为例,应该如何关注专业内涵建设?

冯晓云:当前,新专业增速迅猛,尤其是交叉学科催生的新工科,更是高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办好这类专业极其重要。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类专业绝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的课程堆积到一起,而是要面向真实情境和问题做到真正融合。

例如,开设智能制造这样的交叉专业,不是简单地把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等学科专业的课程堆积到一起,而是让学生尽早面对真实的制造过程,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学习。

另外还要注意,学科知识体系指数级增长、知识半衰期日渐缩短、创新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全球化的就业市场,这些因素都使得社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伦理道德、管理经济、沟通交流、跨文化、团队协作、解决复杂问题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开设新专业的时候,要在专业的宽和深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既要避免专业面过窄,也要避免大杂烩。

推动教学范式的中心转移

《中国科学报》: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对学生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一直以来广受诟病的“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反映在课程教学上都有哪些问题?

冯晓云:目前,高校课程教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挑战度低、学生停留在“理解+记忆+遗忘”浅层次学习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到的少;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单声道”教学,学生出勤率、抬头率低;教师只“讲”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远远没有得到激发,课程学习没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成为主动且高效的学习者。

我认为,给大学生增负,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非常必要。

《中国科学报》:如何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

冯晓云:在我看来,关键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来破解上述的教与学困境,推动课程教学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移。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从任务目标看,关注点要从“教的质量”转到“学的质量”,从只关注课堂上教师“讲”得好不好,转为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体验、学习成果以及得到的反馈支持等。

第二,从教学结构看,关注点要从“上了多少教学内容”转为“特定学习成果”。从传统来看,教师往往采用“话题罗列”式教学设计,即首先确定要“教”什么内容,随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最后用考试来考核学生记住了多少讲过的知识。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则意味着教师首先应确定包含知识、能力、人格、价值等多个维度的预期学习成果,并评估学生在这些维度上取得的增量成果。

第三,学习理论要从传统“学习是渐进式的、线性的”转为“学习是嵌套式的,是知识框架的互动互通”,即放弃“学习的过程就是搭砖墙的过程”这样的观点,让学生尽早面对真实问题去学习、去应用、去关联,通过不断扩展头脑中的知识框架进入深层学习,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动力。

第四,从教师角色性质看,要从“教书匠”转为“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要让教师认识到,不论他们讲得多么辛苦,学生也不可能在课堂上的几十个小时之内学完一门课程的所有内容。教师最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在价值与人格方面发生转变,让他们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有所发展,自学能力不断提升,成长为积极高效的终身学习者。

以西南交大为例,学校提出了“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改革愿景,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一框架、两体系、三支撑”课程质量持续提升机制。五年来的实施效果表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这一愿景已经深入人心,常态监控数据显示,学生出勤率、课堂活跃度、课后学习量和学习时间大幅提升。

支持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

《中国科学报》: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硬性规定,这样是否就可以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冯晓云: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硬性规定,我认为是必须坚持的底线。一般来说,严格的教学管理可以保证质量底线,但如果希望得到卓越教学,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支持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帮助教师实现卓越教学梦想。所以,配套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职称评审、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奖励机制等,要体现出学校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诚意和决心。

同时,学校要设计实施各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活动,包括工作坊、教学研讨、教改项目等,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共同体,并通过研究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要不遗余力地支持那些看起来微小的成功变革的发生,帮助他们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短期成果以形成正反馈,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自我超越。

《中国科学报》:未来,我国应该如何建成一流本科教育?

冯晓云:由于教育“慢变量+滞后性”的特征,“一流本科”绝不是轰轰烈烈、一蹴而就的。

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研读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大会报告、新高教40条和“6卓越1拔尖”领跑计划,并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并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并用好高校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引导大学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让大学安静下来,让我们静下心来,心甘情愿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育工作中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不断增强教师追求卓越教学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原动力,激发学生不断挖潜自身潜能和自我成长成才的渴望。

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相信一流的本科教育一定会到来。

《中国科学报》 (2018-11-13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