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22
选择字号: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新模式再现海表面温度日循环

 

本报讯 海表面温度(SST)是海气相互作用最重要的因子,由太阳辐射和地球旋转引起的SST日变化是SST 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日变化又是SST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全球海域SST日变化幅度超过2℃经常可见。日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凌铁军团队基于湍能闭合模型改进发展了一个海洋混合层模式,该模式可以更加真实地再现SST日循环。同时,通过一系列算法及并行优化,新的海洋混合层模式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这为研究SST日变化的长期变化特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并在今年第12期封面以昼夜过渡的形式展示了海上一日的风景。

通常,研究SST日变化的数据来源有两种:观测数据及模式数据。浮标观测及卫星观测的观测数据,在时空上存在不连续性及非均一性,这对研究SST日变化的长期演变特征造成了一定困难,而模式数据则可弥补这一不足。同时,高频的SST数据可用于研究SST日变化的偏暖阈值、逐日峰值大小及时间。

利用美国国家数据浮标中心(NDBC)的浮标观测数据,凌铁军团队对新制作的逐时全球SST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数据与浮标观测接近一致,平均误差为0.07℃,均方根误差为0.37℃,相关系数达到0.98,这与卫星数据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相类似,说明新的SST数据是可靠的。

凌铁军团队利用这套SST数据进一步分析了SST日变化的平均气候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得到的结果与用卫星观测取得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SST的日变化对全球气候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季节尺度及年际尺度上,SST日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其中赤道中太平洋海表温度日变化偏暖可能是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合称)预测的一个潜在可用指标因子。

凌铁军说:“这套数据具有良好的研究应用前景,利用长时间的逐小时高分辨率海温数据,可以研究区域、全球SST日变化的长期趋势,以及海温日变化与区域、全球气候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00376-018-8016-7

《中国科学报》 (2018-10-22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