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19
选择字号:
科普年华芳香四溢

 

《科普年华——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李象益》,季良纲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本报记者 袁一雪

10月16日,《科普年华——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李象益》一书在中国科技馆举行首发式。

再过两周,李象益将迎来80岁寿辰。其实,如果忽略满头的白发,站在台上流利使用电脑播放幻灯片、中气十足的李象益,并不像一位耄耋老人。在留给他的60分钟演讲中,李象益并没有过多介绍自己的经历,反而讲述了关于他对科普工作和科学教育的心得,以及最近研究的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相关内容。而这场看似与个人经历无关的科普演讲,却处处映射着李象益与他酷爱的科普工作密不可分的几十年。

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科普年华》这本书,就像是一台穿越时光的摄像机。它先将镜头拉回2013年11月,南半球的仲春之际,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在开幕式上,大会特别增加了一项重要议程——颁发201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就是李象益。这个被誉为世界科普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科普最高奖项,自创立之日起,第一次颁发给中国人。在颁奖仪式前,得到通知的李象益也觉得有些茫然,不仅因为他是唯一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人,还因为之前的获得者,不乏真正的数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象益的获奖是对他多年坚守科普工作最大的肯定。

再将镜头向前推,去看李象益为何会走上科普之路吧。在第二章中,回首岁月往事,从童年讲到他的求学路,再谈到世界范围内的航空技术突飞猛进,让他在高考时选择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

1961年8月,毕业后的李象益本来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航天空间研究院)录取,成为一名军队科研人员。但就在他准备离校时,却突然得知学校决定让他留校。突如其来的变故虽令他感到意外,却还是服从了组织分配留了下来。接下来,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被分配到航空冲压发动机教研室后的第一项工作竟是清理仓库。在这项对研究人员基本功的淬炼过程中,李象益认识到,不了解基础工作如何能更好地做好研究工作呢?

之后,李象益在科研岗位一干就是22年。历经多年的磨炼,他主持的研究项目曾获国防工办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协作奖一等奖,航天工业部科技成果二、三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如果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李象益或许会在航空科技领域另有一番作为。然而在1983年9月,李象益却被一纸调令转入中国科协,参与中国科学技术馆筹建工作。

从科研走向科普,李象益心中既有眷恋又有憧憬。眷恋是不舍,憧憬却是因为以前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李象益曾经在美国休斯敦参观过科技场馆,看到参观者的满脸好奇与对自己国家的自豪之心,令他很受触动。所以,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参与筹备中国科技馆的建设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科技馆里,在探索与体验中受到科学的恩惠。

在中国科技馆的建设过程中,还穿插着李象益带队前往吕梁支教的片段。在一年的支教过程中,他带领他的分团,一面支教,一面开展科技传播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办了17个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近3000名农民。这段经历让李象益和他带领的分团的团员们,加深了对“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了解中国”这句话的理解。自此之后,他一直关注基层科普,从未停歇。

如今,距离李象益获得卡林加科普奖已经过去5年,这一奖项并没有令李象益止步不前,反而激励他踏上科普工作另一个新起点。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演讲,因为对他来说每次作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互联网时代到了,他学习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来了,他就学习人工智能;紧跟时代潮流,不停息地传播着科技发展的时代主题、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他说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就会体会到一次人生的价值。

多维度的书写

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李象益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位善于从科学思维、科学思想与方法,甚至从精神价值观上去讲述科普的大家。

因为人生经历丰富,需要记录描写的时间跨度较大,所以此书的作者、科学24小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季良纲在写作初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当他拿到提供的有关李象益的资料时,压力倍增:几十万字的文字资料,丰富的视频资料,海量的照片与媒体报道,还有大量的科普讲座资料。于是,在杭州工作的季良纲和在北京生活的李象益抓紧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商讨。

因为要结合获得“科普诺奖”写人生,自然就聚焦写与科普相关的事情。季良纲回忆说。之后的写作也是反复磨合的过程,因为季良纲清楚,这本书要将李象益的科普人生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还原了真相,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李象益能获此殊荣着实是实至名归。”季良纲说。

为了更加深入而生动地介绍,本书采用了先进的AR技术。读者只需扫描图书自带的二维码,就能通过手机看到或听到相关视频和音频。

在迎接新时代的今天,李象益感慨地说,我们科普人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着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说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要实现教育的转型,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让人人都成为创造者。今日的科普人担负更高的历史重任,所以要继续不断地传播科普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适应时代的需求,推进科普工作在新时代登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报》 (2018-10-19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