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2
选择字号:
一本书的循环之旅

 

■本报记者 张文静

“购书如山倒,可惜家里小。”这或许是不少爱买书之人的共鸣。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书是最易囤积的物品之一。而对于那些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搬家、迁徙次数越来越多,书的辗转腾挪也愈加频繁,成了难事。这时,一个便捷的二手书交易渠道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手书的买卖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从校园里的毕业甩卖,到街边的二手书摊,再到网上的图书循环小站、旧书交易平台,如今有了互联网和物流发展的加持,书的流动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用手机简单操作一下,就能让一本书开始一段冒险旅程。

旧书处理成难事

去年夏天,即将奔赴美国留学的刘燕,出国手续都已办完,行李也大致整理妥当,但面对着满满一书柜的书犯起了难。

这几百本书,有的来自大学时期的收藏,那时刘燕喜欢文学和历史,买了不少小说和历史类图书。还有几本英语教材,毕业甩卖时没舍得卖,一直保留下来。有些书则是读硕士研究生时期获得的,那时候她的导师为了鼓励大家读书,定期给几位硕士学生买书。攻读新闻专业的刘燕还记得,导师给大家买的第一本书就是《新闻文化》。每隔一段时间,导师就会检查大家的读书笔记,在导师上课时一起探讨与书相关的问题。《社会学》等经典教材都是那时候得到的。还有一部分书是刘燕毕业留在北京工作后购买的,这些书更偏重实用性,有时间管理方面的,有逻辑学领域的,还有《人类简史》等畅销书。

这些书见证了刘燕从到北京上大学到工作整整十年的轨迹。当作废品卖掉?她不舍得。运回老家?成本又太高。

刘燕尝试着把书放在豆瓣和闲鱼App这样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出售,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她需要一本一本地拍照、撰写图书信息,然后挂在网上,等人来询问,再沟通、答疑,经常遭遇砍价不说,有时还被要求负担运费。尝试了几本书之后,刘燕觉得太过麻烦,就此作罢。

不得已,刘燕只好把最优质的图书挑出来,将书名一个一个写在表格里,发到微信群里供朋友认领,等朋友有空时来家里取,或者趁着聚会时顺便带去。

折腾不少时日后,这些书终于处理掉一半。随着去美国的日期临近,剩下的一半图书也只能被刘燕遗弃在北京的出租屋里。现在已经身在美国的刘燕,时不时还会惦念起这些书。“不知道它们会被下一个主人如何对待。”刘燕感叹说。

二手书网络交易平台兴起

“80后”魏颖也与刘燕有过类似的经历。

从杭州回北京创业时,魏颖走得很仓促,把整整一房子的心爱之物留在那里:曾经最爱的玩具、收藏、礼服、记事本……与心爱之物依依不舍的感受,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创办一家循环商店。

“我希望有一家循环商店,可以把那些曾经对我很重要的物品通通收下,然后转交给需要它们的人。像无奈走向人生岔路的旧友,也许再也无法合拍,甚至也许再也不会相遇,但我希望你日后仍有好前程。”魏颖说。

于是,2017年5月,魏颖创办了多抓鱼线上循环商店,推出的第一个主营业务就是买卖二手书。

多抓鱼这个名字源自法语单词déjàvu,中文译作“似曾相识”。“逛二手店不像逛新品商店,考虑的是这个东西我需要,而是经常说这个东西跟我有缘。”魏颖解释说,同时,多抓鱼也有“用户为猫,商品为鱼”的含义,她希望用户多抓几本书读。

其实,当前网上已经有了不少买卖二手书的平台,比如闲鱼、孔夫子、旧书街等。与这些二手书交易的网络平台相比,多抓鱼将二手书交易的过程大大简化。

用户只需要打开多抓鱼微信公号,扫一下图书的条形码,就会看到图书收购价,然后填好地址下单,就会有快递人员上门取书。多抓鱼则提供统一的审核、定价、消毒和再包装服务。

为了不让平台成为杂乱不堪的“二手书摊”,魏颖给多抓鱼制定了严格的图书选品规则,明确拒绝教材、教辅类图书、职业考试类图书和养生类图书。多抓鱼主推文学、社科、艺术类图书,还专门为“读库”“理想国”“三联书店”等优质图书品牌单独建立书单,吸引同好。

让魏颖觉得有趣的是,通过读者的买卖交易,他们能够了解这些人的生活轨迹。比如一个人突然卖掉珍藏的100本好书,是因为要离开这个城市了。“书跟其他交易品不一样,特别能反映一个人的生命阶段和精神状态。”

在魏颖看来,二手书交易的增加也会减少盗版书的空间。“你买一本盗版书的价格跟你买一本正品的二手书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还要买盗版书呢?”魏颖说。

简单、便捷、图书整洁质量高,使得多抓鱼一上线就吸引了不少用户。自去年5月上线到如今,半年多的时间里,多抓鱼的月交易额增长了129倍,收到的二手书超过10万本。去年12月初,多抓鱼的A轮融资完成交割,并开始将服务从北京、上海、杭州等10个城市扩展到全国。

“只要你的居住地可以收发顺丰快递,从北京到乌鲁木齐,从海口到漠河,全部都可以开心地抓‘鱼’了。”魏颖说。

书的流转与精神的传递

多抓鱼借鉴的是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BOOKOFF的模式。这家二手书店在1990年开业,现在已经拥有连锁店铺1000多家,每年书籍流通两亿本,营收百亿日元。

BOOKOFF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时,当时图书业一蹶不振,人们的消费收紧,年过半百的坂本孝发现二手书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凭借20多年经营二手乐器的经验,创办了BOOKOFF。

BOOKOFF的机会来自于日本经济萧条时期的消费萎缩,而多抓鱼等二手书网络交易平台的兴起则得益于国内消费过剩、闲置物品增多、互联网技术和物流平台的发展契机。

在此背景下,二手商品市场迎来了商机。根据《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保守预计已达4000亿元,正成为分享经济的下一个爆发点。根据腾讯研究院的分析,二手交易的垂直市场,均有望达到千亿量级的市场潜力。

而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纸质图书阅读量正在上升。根据《2016-2017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2017年北京市居民人均纸书阅读量达到10.97本,北京市纸质图书的阅读需求连续四年大幅增长,人均纸质图书消费达到330.92元。这又为二手书交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不仅是多抓鱼,去年2月,北京大学博士蔡文源成立了“阅邻”项目,是一个专门面向同一高校学生的二手书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二手书供给方可上传闲置书籍的信息,需求方可选择租赁或购买。买方在微信小程序线上付款后,与卖方线下见面完成交易。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买卖二手书,大概是跟现在人们的观念转变有关。对于我们来说,物品的意义不再只是占有,而是享受,当你不再需要它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下一个需要它的人,传递给他。”刘燕说,“而图书的流转可能又有别于其他二手物品,书籍的循环更多了一层精神传递的意味。”

“当然,对于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二手书交易也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居住空间有限,又常常需要搬家,二手书的处理成为一种刚需,就像我一样。”刘燕笑着说道。

魏颖的说法则更浪漫和文艺:“想象一本书的冒险,在穿越高原的火车上,在十万英尺的高空中,在安逸宁静的沙发旁,被不同的手捧读。你手中正在翻阅的书,未来会去到它此生从未想过的远方,见到另一个和你精神相通却素未谋面的人。让图书和它们所承载的知识和记忆循环流通,就是在为社会节约资源,从而创造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8-01-12 第8版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