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田勘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11
选择字号:
即便患癌也还有远方和诗

 

■张田勘

【由此,鲍尔施米特获得了晚年极具性价比的高质量生活,她随儿子儿媳环游美国,到过许多一生中都不曾去过的地方。】

在丈夫去世仅仅两天后,美国90岁的鲍尔施米特(Norma Jean Bauerschmidt)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医生为她制定了严格的计划:子宫切除术、化疗、放疗和数月的康复计划。然而在目睹过44岁的女儿和与自己相伴67年的丈夫在医院度过最后的日子后,这个安静的密歇根女人决定反抗:“我今年90岁,我要出发了。”

患癌了,或者患病了,可以不治疗吗?会不会被人理解为讳疾忌医?促使鲍尔施米特不治疗的根据来自其生活经历,她的女儿和丈夫患病后在医院治疗的结果并不理想,而且作为病人在医院里已经失去了正常人所有的生活能力和愉快的心情,甚至连吃饭都要通过鼻饲才能完成,这样的生命不是活着,而是受罪和痛苦。

与其如此,不如作为一个正常人好好生活。由此,鲍尔施米特获得了晚年极具性价比的高质量生活,她随儿子儿媳环游美国,到过许多一生中都不曾去过的地方,如著名的黄石公园、上航空母舰参观;还完成了人生中从未做过的壮举,如第一次骑马;也第一次品尝了一生中不曾品尝过的美食,如金汤力酒;更完成了她一生中最冒险的探索——乘坐热汽球,这个行动也是代表和带着丈夫的记忆完成的,因为其夫生前一直想坐热汽球而未能如愿。

如果鲍尔施米特选择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她只能在生命最后时光先是手术,后是化疗和放疗,整日躺在病床痛苦而抑郁地度过。鲍尔施米特没有接受治疗只存活了一年多,如果接受治疗她的生存时间也许会活得更长,但这只是躺在病床上的生存,这种生存的质量很低,充满痛苦。

其实,鲍尔施米特的选择也是具有科学基础的。

癌症是人体一种自然的现象。研究人员早就发现,对80岁前病故的人做尸解, 100%的人体内都有肿瘤。也就是说,肿瘤(癌症)是与人的长寿结伴而行的。

如果体内有癌症,没有出现影响正常的生活症状,就没有必要治疗,这就是带癌生存。带癌生存不只是针对老年人,对所有患癌者都是一样的。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以平常心对待癌症,不予治疗,同样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修复能力和免疫能力来控制癌症的发展。

不只是癌症,患了其他疾病也同样可以选择不予治疗,因为很多病是医学无能为力的,治疗与不治疗的结果都一样。多年前,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指出,有二到四成的患者接受了对他们没有效果或明显无效果的医疗。这些医疗并不是一般的小灾小病和医疗事故,如无谓的疼痛、截错肢或腹腔中遗留手术钳等,而是事先就明知这样的医疗是无益乃至有害的医疗措施,如对膝盖退化性关节炎进行手术,切除阑尾并附带切除胆囊等。显然,这是医疗体制的欺诈。

另一方面,患病不必就医的原因还在于过度治疗的蔓延和扩大,在癌症的治疗上体现得最为显著,很多癌症患者不是因为患癌而死亡,而是因为过度治疗而丧命。

按照现今的癌症治疗模式,先是手术,然后是化疗和放疗,在这些治疗当中都存在过度的现象。癌症的扩大根治手术使病人失去了原本可以保留的器官及功能;手术后的多药超大剂量联合化疗不但未能缩小肿瘤,反而因使用大剂量的药物不仅造成健康细胞的同时死亡,也因药物产生的严重副作用和反应让病人更加痛苦和衰弱;同时,过度的高剂量放疗会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所有这些不只是让病人更为虚弱,而且让病人全面丧失自身的免疫力,结果是过早地终结生命。因此,尤其对老人而言,80岁以上患癌,就得像鲍尔施米特那样,从治疗和不治疗的收益大小来评估,不治疗反而更有利于自身和家庭。尽管在中国有可能会遭遇伦理的困境,旁观者会说闲话,认为儿孙不孝顺,不送老人去医院治疗。其实,疾病的治疗与否是一种私事,当事者有权决定是否治病,而他人,包括子女都应当尊重当事者的意愿。这在鲍尔施米特及其家庭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才是对待疾病和人生应有的态度。

《中国科学报》 (2017-08-11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