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11
选择字号:
聊聊艺术界的“扛把子”

 

《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齐晓晶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在齐晓晶看来,《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并且都是结局的时候说出“自己”的名字。

■本报记者 张晶晶

中国人的先天基因与美术馆似乎总有些距离,相较去看一个画展、朝圣某个画家的大作,人们更喜欢三五成群地去“欣赏”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或美景。

但事实上在那些艺术大师的著名画作里,也有着不输“色香味俱佳”的奇妙体验,如果你没有抓到这些点,那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太对。

看不懂画也不了解艺术家?没关系,不妨从《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里找找答案。

将大师“拉下”神坛

说到艺术和艺术家,你最先会想起谁和谁的作品?

近日,在北京嘉里中心字里行间书店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齐晓晶的话题由此展开。北京姑娘齐晓晶正是《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一书的作者。她打小爱画画,考了美术中学、然后考艺校,还不够,最后考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读书期间她就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从儿童美术到艺考培训再到成人美术,从线下到线上,多元立体地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着自己所理解的艺术。在出版《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之前,齐晓晶已经出版多本彩铅绘画书籍,编写油画棒临摹大师的丛书,并且在全国各地举办过各种类型的绘画讲座。

“我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最熟悉的排名前三的画家分别是凡·高、达·芬奇以及毕加索。”齐晓晶与当天到场的艺术爱好者们分享了许多隐藏在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得不说的是,齐晓晶口中以及笔下的艺术大师们与我们所熟悉的描述方式非常不同。她用轻松愉悦、符合当代人视角的语言方式,将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师们“拉下”了神坛,让普通人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去了解、亲近艺术。

以第一人称讲故事

翻开《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一书,达·芬奇、伦勃朗、凡·高、高更等九位艺术大师各自独立成章,从人物生平、主要作品到创作故事均涵盖在内。全书彩印,并在色彩上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风貌。

非常特别的是,《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一书通篇是以“我”的口吻来讲故事,这与市面上其他艺术赏析类的书籍极为不同。以《凡·高》一章的开篇语为例,齐晓晶以凡·高本人的口吻写道:“我孤独,偏执,有精神病。我一生只卖掉过一幅画。我割耳,我自杀,我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几乎没人不知道我的名字和笔下的向日葵。”寥寥几笔简短却又全面地刻画了一个立体的凡·高。

“希望可以写一本大家能看得下去的艺术家传记”,这是齐晓晶创作《原来你是这样的艺术家》一书的初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她解释说:“其实我个人买过很多艺术家的传记,却从来没有看完过。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那些艺术大师的生活很好奇,但是觉得传记类的读物又有一点过于严肃了,所以我想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讲述出来。有意外,有惊喜,有恍然大悟,有原来如此,有料有趣,不知不觉,就已经读完了。”

在齐晓晶看来,本书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并且都是结局的时候说出“自己”的名字。“这样感觉可以把读者的好奇心挑起来。有一阵我很爱看香港的破案片,都是到最后时刻把人的真实关系交代出来,有情理之中,也有意料之外。我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想到了用第一人称,也就是‘我’的这个角度。”

但事实上第一人称的设置也给她的写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讲一个故事容易,但是如果是第一人称,而且要在最后一句才爆料出来这些出场人物都是谁,还真是挺难的。感觉这个很需要逻辑性,可我本人并不是逻辑性特别强的那种人。所以只能说尽力为之,若有不足还请读者多多包涵。”

虽然采用了独特视角,但在细节的考证上却是丝毫不敢马虎。“写作中最困难的就是关于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甚至每一位艺术家的态度。怎么保证是真实的还原,越是冷知识,越要真实。但是艺术家离我们太远了,比如达·芬奇,500多年前的艺术家,有着各种不同版本的传说,有时候就是一件小事情,要查太多太多的资料。”

在诸多的艺术界“扛把子”中,齐晓晶表示很难选定一个“最喜欢”。“就像问一个人最爱吃什么、最喜欢哪件衣服,很难有标准的答案。我喜欢画画,可能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艺术作品,太多的艺术家值得我喜欢。所以没有之一。”

搞艺术,谁都可以

如何去欣赏一幅画呢?这估计是不少艺术爱好者的共同问题。就此,齐晓晶解释说,如果要按标准的规范,首先每幅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流派,要用这个流派的主张去看。“比如看凡·高的画和看达·芬奇的画肯定不能用一个角度去欣赏。”

但所谓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随性一些去欣赏一幅画也并无不妥。在谈完标准规范之后,齐晓晶就补充说:“但是我个人主张,看一幅画不用压力这么大。喜欢就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满足所有人。所以你喜欢哪种画,那就是好作品。”

对于美术馆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何看画展才能不露怯,齐晓晶表示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现在人总想找个模式、找个套路,觉得有了这个方法,就可以看得懂画展,我觉得没必要给自己这个压力。”

“我也不是所有的画都看得懂,或者有的画,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欣赏者看不懂,比如当代艺术。而且看画根据人的经历、心境有关,有的画小时候喜欢,长大了不一定喜欢。有的作品,好像就是要有了一定年龄、一定阅历,才能有共鸣。”

在齐晓晶看来,搞艺术、欣赏艺术并不分普通人和艺术家。“艺术家也是普通人。我们工作室就有句口号叫‘搞艺术,谁都可以’。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也许每个人生来就是艺术家,只是自己还不知道。只要心里有艺术,生活中处处都是艺术的。”

活动现场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是“几岁开始学画画最合适”,齐晓晶给出的答案是,只要有兴趣和信心,随时都可以开始。

《中国科学报》 (2017-08-11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