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晓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7-21
选择字号:
别被“黑科技”忽悠

 

■汪晓军

时常有人吹嘘自己搞出了什么“黑科技”,问其原理,往往以保密为由而不加以回答,或故弄玄虚。对于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只要它违背了正常的科学原理,笔者都表示怀疑。

在环保领域也不例外,常常有人宣称发明了一种处理废水或处置废气等的“黑科技”。有些所谓的“黑科技”,一般人辨别不出真伪,企业主还真以为用了一种新技术。这几年市面上流行的所谓COD掩蔽剂,应该算“黑科技”的典型代表。

对于工厂的废水处理,若平时出水的COD略有超标,只要在出水中投加一点所谓的COD掩蔽剂,就可以保证出水的COD达标了。两年多前,广东有一家合资企业,为了保证其工厂的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居然在废水的排水口,放置了COD掩蔽剂的投加系统,在药剂缸上,也贴上了COD掩蔽剂的标签。华南环境督察到工厂检查废水处理设施,看到这贴有COD掩蔽剂的药剂桶,不用做进一步检查,直接要求工厂限期整改。因为大家已经知道,这所谓的COD掩蔽剂,它并没有真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脱除,而是在废水样测定COD时,对COD的测定施加干扰,从而使测出的COD值偏低。另外,由于这种化学品COD掩蔽剂的投加,反而增加了废水的毒性和环境污染。

最近,笔者作为评审专家之一,评审和筛选广州市一个重要湖泊的水质提升改造技术方案。在提供的十多家技术方案中,有一家公司发明了一个“黑科技”,它通过所谓的“量子传递”原理,只要消耗一点电能,就可以将水面面积达几十万平方米的湖泊水质变清。这家公司既不能提供可以自圆其说的科学原理,又不愿意在其他的小型湖泊先做一个应用性实验来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只是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市区重要的湖泊使用他们的“黑科技”。最后通过专家投票,否决了这种讲不出科学原理的“黑科技”。

去年接受校友邀请,我们去参观一家大型的LED屏生产厂,虽然LED屏生产产值大,相对而言,其污水的排放量并不大,应算一个优质的工业项目。但该厂建在环境敏感区,要求产生的工业废水,绝大部分处理后回用,少量外排的废水,必须达到准地表四的要求才能排放。

工厂当时的废水处理营运商是一家台商企业,但这家台商有太多的“黑科技”,除了前文所说的COD掩蔽剂,还有氨氮脱除剂,对于废水中存在的总氮,也能用所谓的总氮脱除剂。这家工厂运行了快一年,由于工厂的生产系统处于调试及订单不饱满状态,故处理水量远没有达到设计的标准。虽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投加了不少用于将水中的悬浮物去除的絮凝剂,但由于沉淀池设计不合理,沉淀池中的污泥量极少。因此这家运营商就吹嘘,他们的药剂特别好,脱除了水中的污染物,且产生的污泥量也很少。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力量,废水处理厂的一些重要处理设施,如用于脱除废水中有机物的膜生化反应器(MBR)一直没有投入运转。工厂通用工程方面的负责人也是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废水处理系统失效,工厂就有被逼停产的巨大风险。

笔者从来不相信讲不出原理的“黑科技”,也不接受以技术保密为由而故弄玄虚。笔者作为水处理方面的技术顾问,赞同并极力帮助更换了这个营运商。新的营运系统运行后,我们协助使工厂的MBR系统启动,很快MBR就显示出很强的脱除废水中有机物的能力。在巨大的地下贮水池中,我们发现了差不多过去一年的化学沉淀污泥的去处,几千立方的水池,已大半被这些污泥占据。启动废水处理厂的所有污泥脱水系统,耗费差不多两个月才将这些污泥脱水处理完毕。再新增必要的化学氧化与生化的深度处理设置,以保证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准地表四的排放标准。

业主单位的相关人员也从对废水处理系统的担忧,转化为现在的轻松。没有了未知的“黑科技”,大家对废水处理装置更有信心,不会因废水处理装置出现问题而逼迫工厂停产的恶性事故发生。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黑科技”,应该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高科技产品,但它的科学原理不能是“黑的”,必须是明白无误的“白的”。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中国科学报》 (2017-07-21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