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奂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16
选择字号:
网络热词作为高考题目有失公平

 

■陈奂生

今年高考全国语文卷I卷采用了媒体/网络热词作为题目。这些词包括“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

如果用这些热词作为大学语文或者其他公共课的考查题目,我认为是合适的。这些词是热词,是一个大学生或者社会中的人都熟知的内容。应试者就这些词的理解和看法写点什么,应该会很精彩。

但作为高考作文,而且是针对全国多个省市所采用的考题,我认为是不合适的,至少是不公平的。尽管这些词在当前的网络媒体中很热,知名度很高。但中学生未必都了解。

比如,我是四川一个地方高校的教师,两个月前才看到实体的共享单车;半年前开始用微信付款,亲自体验移动支付。我很落伍吗?确实很落伍,但这是因为,两个月前我所在的城市第一次出现共享单车;半年前,因为过年抢红包,在亲人的“撺掇”下开始使用网络红包,从此开启移动支付的体验。不过,一个学计算机的朋友告诉我,他拒绝使用手机支付,因为网络安全像是“纸糊的围墙”。

我尚且如此,那么高中生到现在没见过共享单车、未体验过移动支付的比例有多大呢?我估计肯定不在少数。

既然有不少考生对这些词汇没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让他写作文,那不是相当于让我们普通人就冥王星的“地貌”进行描述吗?

不仅仅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两个词。对于一些农村及小城镇的高中生,如果他们不被允许用手机,也可能不允许看电视,那么他可能完全不晓得美丽乡村、广场舞是什么,对于高铁的理解也很抽象。

我自己有一个类似的经历。刚读研那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在我们入学第一周举行了英语考试,目的在于班级分流。其中英语作文的题目是《就芙蓉姐姐发表看法》,题干和题目都是用英语表达的。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当时看到题目就是一脸懵,胡乱写了点什么,因为我压根儿不知道“芙蓉姐姐”是谁!

所以说,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之间,用统一的网络热词考查全国不同地区的学生,公平吗?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huansheng)

《中国科学报》 (2017-06-16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