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素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26
选择字号:
懒惰是人类本性?

 

《机器人总动员》剧照

■葛素红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两个机器人的爱情能不能打动人心,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那里面的人类与机器人相比,简直是废物。

什么是废物呢?百度百科上说,废物是指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物质。

这部影片之中,人类除了吃饭、睡觉和娱乐,他们在无重力环境之中把自己长成球状,使其动物的本能大打折扣,以至于行动困难。机器人则承担着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的劳动工作。所以,在这部影片中,那种长成了球状物的人,其实毫无价值,应该是废物中的废物——除了没有价值,他们还是能源动力、食物及资料的消耗者。不过,影片的诡异之处在于,这群废物凭什么控制了机器人,而且还是高智能的机器人呢?难道影片设计者的理念是:人类即使是废品,也优越于机器?

几何学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证明世界上存在各种形状。但没有矩形的露珠,没有正方形的篮球、排球等,也没有矩形的闪闪发光和不发光的星体。于是我们得出来一个原理,运动中存在的万物更愿意保持能量最低的状态,即它们的本性最大限度地保持能量最低。

但是人也是动物。让他们成为能量最低的球或椭圆,美好不美好呢?《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人类,一个个都像是圆滚滚的巨婴,当他们失去行动的本能时,他们心动的能力又能如何?心动需要行动去鼓励,没有行动的鼓励和支持,心动会逐渐消亡,希望会逐渐破灭,欲望会逐渐丢失。结果,长成球状的人类,其思维和心智也将会变成能量最低的球状物吧?这在逻辑上是很通顺的。说白了,就是白痴或者脑残。而这种低智、低能的球状物是怎么生成的呢?影片也给出了一种暗示:他们依赖高智能机器人活着。

由此可见,能量最低的球状结构,也许就是人类的本性。当然这种本性有一个专业名词:懒惰。所以,懒惰是符合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的一种客观现实和客观存在。那么,人类就应该接受、顺应它,而不是挑战、挑衅它?因为挑战和挑衅的后果常常是不可预知的,即使挑战成功,人还是人,客观存在的本性是不可消灭的,除非人不成为人。影片的结尾,一群已经长成低能量球状物的人类回到地球,对着他们费尽力气保护的一株绿植,憧憬着未来在地球上真正的动物性人类的生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个预言。其实这群球状人类当初应该就是我们目前的样子:他们还拥有不算非常少的绿植,还有能力是个动物性的人,还有奔跑和步行的能力,还有基本的记忆、推理、阅读和书写的能力,还有对爱情和友谊的渴望,还有生机盎然的生命力,这生命力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体力的脑力的……

可是,当他们还拥有这些东西时,他们却尽最大可能地放飞内心的妖魔,挑衅懒惰的本性,溺水在智能化的汪洋中不可自拔。不可否认,智能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质量的提高。问题是,把智能化毫无节制地用在教育上,挑衅懒惰的战线就铺展得太长了,就会导致孩子懒于动手、懒于动脑、懒于记忆、懒于推理、懒于练习、懒于模仿……他们的心智和大脑就会逐步接近于“低能量球状物”。

悲观一点,就算人类都要长成球状物是一种未来,起码,在教育领域内做些限制,可以让人类走向“低能量球状物”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尽量地让他们保持人类的动物本性到成年或者到22岁,然后……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中国科学报》 (2017-05-26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