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17
选择字号:
中科院地化所等
揭示青藏高原山地森林土壤汞累积机制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地化所冯新斌团队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罗辑团队联合攻关,以青藏高原的近25个山地森林站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汞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揭示了青藏高原山地森林土壤汞的累积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

森林系统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该系统的汞汇可能被远远低估。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90%以上的森林均为山地森林,因而研究我国山地森林土壤汞的累积与源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奇数汞同位素的非质量分馏能够识别森林凋落物与土壤汞的主要来源,在3100米到3600米的海拔区域,局地人为源汞排放是影响大气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在3700米到4300米的较高海拔区域,大气汞分布主要受大气汞的长距离传输的控制。凋落物汞的沉降是山地森林土壤汞的主要来源,高海拔“冷阱”相关的降雨与温度通过控制凋落物的生物量间接影响土壤汞的累积。

此前,山地森林系统研究结果均强调海拔升高的过程中,“冷阱”作用使森林大气汞的沉降主要以大气汞的湿沉降方式进入森林土壤系统,而本研究否定了上述假说,提出了山地森林系统土壤汞积累是通过植被叶片吸收大气汞后随凋落物进入土壤的新观点。

《中国科学报》 (2017-04-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