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10
选择字号:
《中国诗词大会》能推动文化复兴吗

 

■柏舟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台节目,它不仅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而且还引起了网间热议。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这两季节目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瑕不掩瑜,总体上效果还是不错的。在这里,笔者不去谈论这季诗词大会引来的是与非,只想谈谈由《中国诗词大会》而想到的几个问题。

应纳入诗词格律的知识

既然节目以“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为己任,就不能停留在对选手只看背诵功夫和临场反应能力上,应该逐步增加考察选手对诗词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参赛选手首先应该了解诗词的格律、修辞和句法特点,再逐步提升他们把握意境、感悟境界的能力。

因此,笔者建议,今后的《中国诗词大会》在节目设计与安排上可适当纳入有关诗词格律方面的知识:一是与音韵有关的知识,包括韵脚与平仄的规则,无论是诗还是词在音韵上都有十分严格的限制,这是中国诗词的一个明显特征,不懂得诗词的音韵,也就无法欣赏到它的音韵之美。

二是与诗词的修辞与句法有关的知识,包括诗词的辞藻选用和它的独特句式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仗”的句式结构,在律诗是必不可少的,在词中也大量用到。对仗是中国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只生长在汉语的土壤上。

知识性与娱乐性须兼顾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自然需要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也要提升知识性。其实,知识性和娱乐性看似相互矛盾,如果处理得好,将会提升节目的效果;处理得不好,就会使节目的效果受影响。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百家讲坛》的教训,为了保证收视率而片面地增强其娱乐性而牺牲了知识性,使讲堂变成了书场。

《中国诗词大会》可以在增强其知识性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与诗词有关的娱乐节目,比如有乐曲伴奏的朗诵和吟诵、诗词演唱、戏曲演唱、舞蹈、折子戏表演,甚至书法展示等。这样或许更能展现诗词作为高雅艺术的特点,更易于被广大观众接受。

此外,节目中还应该注意用普通话朗诵古代诗词,会遇到由汉语语音变化而带来的问题。而语音上更多问题是平仄的变化引起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制定的,从而完全改变了原汉语的语音系统,取消了入声,将原来入声字分化到了平、上、去三声中去。所以我们用现代普通话朗诵古诗词,很自然地会将原诗中的入声字也归入到平、上、去三声中去,从而使得原诗词作品听上去变得不合格律,破坏了它的音韵之美。

教育体制改革“盘活”诗词

其实,就在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之后,网上就有“增加诗词创作比赛环节”的呼声。对此,我并不看好。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作为中华文化最精粹载体的诗词在中国内陆地区长期受到压抑和排斥,在边缘化的困境中挣扎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央视的《中华诗词大会》只是一个开端,以后的路怎么走还要摸索。

当然,如果仅想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来复兴中华文化,而不对目前的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改革,未免过于乐观。但我们应看到,中华诗词有着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它虽然在困境中挣扎,但却没有死去,一直存活在民间的土壤里。

我相信在这片广阔的诗词天地里,必然会产生我们这个时代的李白与杜甫,他们现在也许默默无闻,甚至穷困潦倒,但正如钱穆先生对杜甫的一段评价:从前人说:“诗穷而后工。”穷便是穷在这个人。当知穷不真是前面没有路。要在他前面有路不肯走,硬要走那穷的路,这条路看似崎岖,却实在是大道,如此般的穷,才始有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中国科学报》 (2017-03-10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