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10
选择字号:
公学是否能引入私学机制

 

■马雷

学徒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史前农耕生产中出现父传子的学徒制萌芽,到后来扩展到手工业,而且突破了父子口传的界限,一个能工巧匠可以招收多个徒弟,使得工匠技术和工匠精神代代相传,也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一个独特风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年,继承了学徒制传统,鼓励技艺精湛的国企师傅开展业余职业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这个传统在“文革”中被破坏,直到1979年国家下发《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学徒教育为职工的职前培训教育,并对学制、录取、教学与考核做出明确要求,这才得以在国企中部分恢复了学徒制传统。

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推行现代学徒制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但如何吸收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是一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

这主要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建国后的学徒制被局限在公学范畴里面,是鼓励国企和公办职业学校的师傅、教师收纳徒弟,传授技艺或知识,能否恢复古代以来的私学传统,对具有技术和知识资质的人员吸收徒弟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合理引导,给予鼓励和保护。

实际上,我国民间技艺的传承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一直没有中断过。我们目前缺少相关配套政策,对此种类型的学徒制给予支持和规范。在经济领域,我们已经认识到国企和民企同样重要,并且有相应配套制度。但在文化领域,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公学和私学同样地位,更没有合理的配套制度。孔子、鲁班、墨子等大师,都是私学合理性的明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证明私学传统不但没有过时,还有大力发展的必要。

二是师傅的范畴是否可以扩展到目前高端公学的教师,比如公办大学教授,他们能否在编制外招收具有私学性质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官方颁发的证书,但毕业后可以得到有官方资质的师傅颁发的证书。

当然,我们还必须承认,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希望获得技术或知识的人不能参加或无法考上官方高端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但他们有兴趣在业余时间对某些高端技术和知识进行钻研,从事某些创造性研究,这些人很难实际接触官办大学的高端导师。另一方面,公办大学的导师也不是没有业余时间对这批潜在人才给予指导。

两方面的需要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的学徒制是否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制度安排鼓励更多的被排除在高等学府之外的潜在人才享受到高端公学的阳光雨露?

写到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法拉第是如何从小学徒变成大科学家的,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1791年9月22日,迈克尔·法拉第出生在一个铁匠家庭,他的父亲体弱多病,铁匠铺生意不好,后来盘给别人。13岁那年,法拉第没有跟父亲学做铁匠,而是去了波里先生的书店当学徒,学习装订手艺。书店里的科学书籍把法拉第迷住了,他在业余时间第一次接触电和相关化学实验知识,他想照着书上的记录重复化学实验,但没有钱买仪器和药品。但法拉第的运气不错,皇家学会的会员经常到店里装订书籍,其中有个叫当斯的人很喜欢法拉第,有一次送给他4张入场卷,可以去皇家学院听大化学家戴维的讲座。

1812年2月的一个晚上,法拉第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大师,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把4次听讲的记录整理成册,经常翻阅、思考,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法拉第家里太穷,上不起学,但又渴望受到高等教育,怎么办呢?经过反复考虑,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写信给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爵士,要求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做个洗洗瓶子的临时工。他等了一个星期,没有回复,便跑到学会打听,得到的答复是:爵士说你的信无需回复!

法拉第没有气馁,他直接给戴维写信,附上自己精心装订的4次听讲的小册子。法拉第的执着、记忆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深深打动了这位大科学家,他终于走进皇家学院戴维实验室,成为戴维的助手和学徒。

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了: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电磁场理论,不仅开启了电气化时代,也引发了物理学的变革。

作为大化学家,戴维曾发现钠、钾、氯、氟等元素,誉满全球,但当有人问他一生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时,他却说:“我平生最大的发现是法拉第!”(http://blog.sciencenet.cn/u/马雷)

《中国科学报》 (2017-03-10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