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淼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3
选择字号:
博士研究生都会延期吗

 

■于淼

最近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度攀升。20年前,我国一共培养了6万多研究生,现在仅博士研究生每年录取就有7万多,相比过去扩张了6倍,而硕士则扩张了10多倍。

从毕业生的角度去看,伴随扩招,每年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博士招生在增长的同时,每年毕业人数却趋稳了,这基本暗合了坊间那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博士研究生延期更普遍

自从2003年起,教育部增加了下年预期毕业人数的数据,这样根据真实毕业人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当年延期的状况,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博士延期概率超过50%,硕士延期概率是个位数。而且博士延期比率超过50%的状况已经持续十几年,硕士延期概率在最近的5年都是上升趋势,但整体上低于博士延期概率。

同时,另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那就是女性研究生的延期概率低于平均水平,那么对应的男性研究生延期概率会有些惨不忍睹。但这里并没有考虑肄业的情况,所以对延期概率的估计会整体偏大一点。

研究生3年毕业为正常

既然研究生延期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延多久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如果我们用在校生去除当年毕业生,会得到一个恐怖的结果:博士平均需要6年多毕业而硕士也需要3年多毕业。特别是近几年,博士的毕业年限还在增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扩招导致的人口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滞留,那么如何去除这个影响呢?考虑到博士硕士其实应该是2~4年内毕业,我们只要用当年录取的人数去对比2~4年后毕业的人数就可以了。我们假设博士毕业率应该低于硕士且硕士毕业率不应该超过100%,那么3年毕业的数据会比较合理,但同时我们会发现3年毕业率要远高于延期概率,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想,大多数研究生都听过硕博连读这个概念。其实如果3年毕业为真,那么硕博分着读加起来应该是6年,而硕博连读是5年,如果博士延期是常态化的,那么我想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硕博连读。

估计再过几年,考博的比率可能会更低,而硕博6年将成为默认的学习年限。有打算硕士毕业出国读博的可以多考虑下了,因为国外会存在“老板”没钱了逼着学生早点毕业的情况。

15年后或出现教职空缺期

谈完生源的问题,还必须要谈谈高校教职的变化。

1999年开始,我国的扩招计划与建国后第二个人口高峰到达读大学的年龄,国内教职在21世纪的第一个5年得到大量的扩展,这样的后果就是有一个5年的教职年龄高峰,这个高峰占据了大量的教职。从数据上看,目前这个高峰年龄段在51~55岁。

如果退休年龄没有明显推迟的话,那么在10~15年后,国内或出现因为退休高峰导致的教职空缺期。10~15年后谁博士毕业呢?大概是现在读中学的孩子。其实考虑硕博6年加本科4年,每个高校都有义务在学生刚接触高等教育或研究时,就要教给他们领先当前技术10年的教材与方法。当然,高等教育里技能培训只是一部分,但这对很多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至少在工作的前期。

那么女性教职呢?不得不说似乎女性教职前期扩张得更厉害,平均年龄也更低,大概要20年左右才能迎来退休高峰的教职空缺。如果校方固定当前男女比,那么其实对有更低概率延期的女性并没有什么优势。

此外,我们需要看下教职中教授的年龄分布状况:当前教授主流是51~55岁,反推下基本是刚恢复高考后上的大学,这代人经历丰富,按照那个年代的大学升学率整体素质应该会好一些。再看看副教授的情况,整体要比教授年轻10岁,大概1990年前后上大学,46~50岁这个年龄段人数基本稳定,说明升教授基本就是前一个年龄段。而从年龄分布上看,35~45岁人多,不同代际间竞争会激烈些。

但从教职数上来看,每年的教职数一直在提高,而且似乎斜率比较稳定。但是女性的教职数增长的回归斜率只有总数的1/3,这说明教职市场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

我们每个人从上大学到博士毕业大概要准备10年人生最好的时光,然后就进入了发展空间可预期的教职市场或者转行到业界。让我们珍惜学习的时光,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中国科学报》 (2017-03-03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