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新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8
选择字号:
境界都是三重的吗

 

■刘新宇

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都会遇见它。比如深造推荐人通常需要三位,论文审稿人一般是三位,项目评审人大多也是三位。

科学家眼中有哪三重境界?看看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在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一文,其中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三重境界。

“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么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爱因斯坦所说的三类科学家,一类是为了娱乐,另一类是为了功利,这两类占了科学庙堂的绝大多数。还有一类像普朗克一样,为了信仰而“专心致志于解决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他们是极少数。

当然,爱因斯坦也肯定能意识到,明确区分这三类人并不容易,而且为了娱乐和功利的人,对科学的贡献也非常大,但是科学的真正存在却有赖于第三类人:“我很明白,我们刚才在想象中随便驱逐了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对建设科学庙堂有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以作出决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庙堂里只有我们刚才驱逐了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庙堂就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称其为森林一样。”

再说说艺术家眼中的三重境界。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对人们生活的三重境界进行了自己的分析:“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丰子恺这里说宗教徒,如果对科学家来说,应该指的是为了信仰而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科学家爱因斯坦和艺术家丰子恺,对科学和人生的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普通生活,人们按其追求大概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者,第二重是追求精神满足的学术主义者,第三重是探求人生和世界的信仰主义者。总结来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第一境也,要有科学批判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此第二境也,独善其身。“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此第三境也,兼济天下。 (http://blog.sciencenet.cn/u/cauioz)

《中国科学报》 (2017-12-08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