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4
选择字号:
郝小江:一片丹心献科研

 郝小江

对于一种天然药物而言,如果它在临床上产生效果,人们总是希望了解它为何有效,成分有哪些,为什么有效?而植物化学研究,可以解答这样的疑问。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对于一种天然药物而言,如果它在临床上产生效果,人们总是希望了解它为何有效,成分有哪些,为什么有效?而植物化学研究,可以解答这样的疑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四十年如一日,从事植物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研究,并获得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奖“区域创新奖”。

心之所向,一路收获

“获得2017年何梁何利奖,我非常高兴,感觉自己和团队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社会认可,西南地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创新奖是因为团队长期扎根在西部地区,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郝小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植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领域,他曾系统研究了药用植物200余种,分离鉴定植物化学成分4800余个,发现新天然产物1300余个,在抗肿瘤、抗病毒和神经保护等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优化与合成研究中,发现9类特异性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发展了若干天然小分子探针,通过合作先后揭示了其促进溶酶体生物发生、促进线粒体融合、特异性抑制或激活Wnt信号通路等新颖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策略和先导分子,并且以第一主持人研究的抗老年性痴呆1.1类创新药物芬克罗酮进入II期临床试验。

在郝小江的经历中,走上科研道路,与植物化学“结缘”的过程,也颇为坎坷。他说:“我曾经当过两年半知青,1968年12月到贵州省黔西县重新区重新公社三堰大队四队插队落户,1971年8月进黔西县氮肥厂当工人,1973年通过工农兵学员考试,进入贵州大学化学系学习。”

郝小江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喜欢文科,由于种种原因,从四川大学中文系调剂到了贵州大学化学系。就这样,命运的轮盘悄悄转动,把郝小江带入了化学的世界中。

从贵州大学毕业后,郝小江留校任教。他说:“机缘巧合下,上海有机所与贵州大学一起研究昆虫蜕皮激素的植物新资源,我有幸参与了这个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植物化学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贵州大学开设植物化学这门课,我就这样进入了这个领域。”

“心之所至、意之使然”,郝小江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药用植物化学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学术价值,并先后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深造。

他说:“植物化学研究的老三段(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是不够的,当时昆明植物所在天然产物合成领域非常薄弱,到日本学习天然产物合成,对于新药研发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芬克罗酮的研究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

在日本的求学之旅孤独艰苦,但他始终怀揣着“学成回国作贡献”的梦想。郝小江说:“在日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我的日本老师对中国也十分有好感,他经常说愿意为中国培养人才。”

建立平台,成就斐然

在郝小江看来,中国的植物化学研究“在世界上是最好的”,由于中国传统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应用背景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形成了多样性、延续性、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得天独厚,国外却没有这样的优势。此外,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植物资源多样性中心之一,为开展植物化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38年7月成立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59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老一辈科学家几代人努力孕育的平台上做我们想做的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福分。”郝小江感慨地说。

在郝小江担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期间,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10月批准成立。他说:“在此之前云南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两代科学家的努力和铺垫,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回顾昆明植物所的发展,他觉得“引进人才、扶植年轻人”这步“先手棋”很重要。郝小江说:“搞科研要注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当时对“60后”“70后”科研人员的扶植力度很大,生物学、传统植物学领域的研究和积累与植物化学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正是对人才的足够重视,才及时弥补了人才断层对研究所发展的影响,今天他们已为研究所科研的中坚力量。”

现在植物化学发展蓬勃,郝小江也在担忧着新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几乎全国的药学院都是从事植物化学研究的团队,但目前大多数的科研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很难提出大的理论问题和科学规律。回国以后,我自己的研究团队也在这方面不断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郝小江曾说,他从小在贵阳长大,对“第二故乡”的感情一直很深。受贵州省政府和中科院的委托,他长期兼任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促进贵州发展特色民族医药研究,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贵州省民族多样,拥有很多特有的植物资源,但是学科发展起步晚,没有完整系统的科研平台,这就十分需要建立平台,支撑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回忆当初,郝小江说:“在中科院和贵州省的支持下,我们从零起步,一年就建成了实验室,去年经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开展民族药和民间药,药用植物研究。”他还提到,实验室引进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由于这里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植物化学资源,“他把自己在多伦多大学的实验室关了,到这里组建了新团队,开展抗白血病新药研究,已经四年多,作为一个外国人真不容易。”

现在,这个实验室成果初见端倪,郝小江说:“实验室的一个团队正在做抗乙肝病毒的1.1类新药,即将进入二期临床阶段,这在其他地区可能不算什么,但这是贵州省第一个1.1类候选新药。”

赤诚之心,培育人才

作为一名老师,郝小江把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到培养学生中。他说:“我培养了100多位研究生,昆明、贵州生源不是太好,但只要好好学习,不怕基础差。”

培养学生时,他看重的是“真”“实”二字,不要夸夸其谈,“我对学生要求很严,求真求实、不能做假。”在研究课题设置上,郝小江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喜欢先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再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他说:“只有学生感兴趣、想做,才会主动研究,如果被动选择,那么效果非常不好。”

郝小江当过知青、当过工人,他说遇到困难后,回想自己之前受到的磨难,就不算什么了。他告诉记者:“做科研困难经常有,记得在日本做合成的时候,将近一步反应做七八十次还没有成功,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突破后自己有很大体会,理论和实践有时候不是完全平行的。”

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喜欢打乒乓球、散步来放松自己,“空余时候还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人物传记,最感兴趣的就是近代史。”

从事研究工作四十余年,郝小江说:“我喜欢做探索性研究,不喜欢走老路。我希望我的学生和团队能有新的思路和方法,把植物化学研究做得更好。”

《中国科学报》 (2017-12-04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