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0-20 5:16:11
选择字号:
诺奖获得者的吐槽

 

■贾伟

今年诺贝尔奖公布后不久,其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Brandeis大学退休教授、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吐槽学术明星的文章在很多圈子里引起热议。

文章大意是说,接到今年诺贝尔奖组委会打来的电话时,杰弗里·霍尔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因为他早已远离学术界,在缅因州乡下的家里赋闲十年了。

霍尔研究的是生物钟工作机理,他在200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几年后却因为经费短缺而被迫关闭实验室。当年霍尔在接受Current Biology采访时,吐槽那些不断在高影响期刊上发表文章并赢得大量的研究经费的科学明星们,未必有真才实学。有些学术明星在他面前吹嘘说几乎从不向Nature、Cell、Science之外的期刊投稿,而且几乎总能在这三大期刊发表。“关键是,这些文章并不总是那么好。”霍尔批评说,“这些‘明星’雇佣大量劳力从事研究工作,却不能给予实质的指导。而那些真正在第一线作研究的,则面临巨大压力。”

对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道有道法,行有行规。有人说,让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来的诺奖得主)早早下岗回家,只有在美国才会发生,因为诺奖实在太多了。

实际并非如此。美国学术界玩得转(能拿钱)玩得好(能发大文章)的人太多了,而且这些人年纪越来越轻,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让你走人是因为你跟不上趟了,这就是行规。

其次,在学术圈里混,经费比文章更重要。美国大学实验室除了耗材和各种测试费完全出自教授的经费,所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包括教授本人工资中很大的一部分,都需要由教授申请到的经费来支付,所以说经费是刚性需求,不能短缺。霍尔的境遇证明了这个铁律。

比如,两年前,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从我们单位“下岗”回家去了,当时我参与了对他的考评和去职决定,主要问题是productivity不行,不可能拿到钱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发表就灭亡(publish or perish),这个“perish”在实际操作上是一个慢动作,时间单位是用年来表达的;而没有基金的话就等于实验室断了粮草,全部人员马上就要面临下岗,这是个快动作,其时间单位是用月甚至天来计算的。

再说说霍尔吐槽的那篇文章下的一则留言,我觉得不错。留言内容是:“很多人吐槽没有用,其实领军人物对于一种文化的建立非常重要,即所谓奠基者效应。我认为国内恰恰需要鼓励小科学的文化。如果国内一味任由影响因子为王,那以后能存活下来的,只是少数AI(Actual Investigators,指实验第一线的劳力)主导的学术工厂。”

我赞同这个观点。美国两位经济学家的著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和贫困的根源》,书中用了近500页的篇幅,反复论证了一个观点:一个社会若能采用广纳型制度,将经济机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尽可能多的人分享,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社会就会迈向繁荣富裕;反之,在榨取性机制下,权力和利益由少数人(精英阶层)把持,则整个系统必然走向衰败,即便是短期内出现大幅增长,长久而言必定难以持续。

科技界其实也是如此,如果科技资源过多地集中于所谓的“明星”科学家手上,这个顶端的学术精英阶层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会利用各种权力阻碍竞争,去牺牲多数人的利益,短期内可能在某些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学术“山头”或“山包”,但代价是牺牲科学共同体的整体创新能力,长久而言,也阻碍了科技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霍尔担忧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中国科学报》 (2017-10-20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