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藤嘉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3
选择字号:
我心目中的大学

 

■加藤嘉一

2003年,我来到北京大学留学。当时,北京大学留学生宿舍——勺园所具有的联合国式的国际化环境,令我感佩。我与来自巴勒斯坦、蒙古、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生做过室友;跟来自俄罗斯、朝鲜、新加坡等国家的学生一起前往教室上课;生活中也经常泡在来自非洲的学生集中活动的空间。中国的学生也非常努力学习英文,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奔着毕业后出国留学的目标。可以说,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既体验到了一种国际化潮流,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气息。在全球化语境下谋求发展的中国,让我尽享了提高自己和发现自己的机遇。在此期间,我还有幸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对这一切,我永远抱有感激。

2012年至2014年,在经历美国的三年访学后,我又来到辽宁大学。在这里,我为学生开设国际关系课程,同时也站在与学生时代不同的角度思考大学的问题。到辽宁大学不久,我有幸遇到了人生前辈徐平教授,与他畅谈了我的一些感受。徐平教授将他刚刚出版的《大学的真谛》一书赠与我。这是他从教30多年的积累与思考,对“大学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学理性的思考。结合阅读徐平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我深切体会了他为什么在写作中反复追问大学该是什么样的地方这样的问题。他对此给予的人文回答是:大学是一种宁静的力量,宁静是大学的本质要求。他说,宁静是一种在社会的剧烈流变和喧嚣浮华中保持“置身闲暇与耐住寂寞”的状态。他认为,作为“知识社会”和“学术共同体”、具有理性的公共空间,校园应该体现一种宁静的状态,这才是大学的“生命气氛”。

当反复咀嚼“宁静是一种清醒”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留学时代。虽然我在求学期间享受了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变革,但生活节奏过快,忙于从事社会活动,没有合理安排大学生活的优先顺序,以至连校园内外的边界都分不清楚。现在回过头来想,学生时期过于忙碌的状态归根结底是没有清醒认识大学的本质,即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对此,徐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问大学是什么样的地方,我认为大学是有理想信念的地方,是洋溢青春活力的地方,是能够让我们感觉到思想境界升腾的地方。”这句话更让我想起了在美国访学期间的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均自由自在地享受校园的宁静生活,执念于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事情。有一位来自日本的本科生告诉我,“哈佛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时向学生极力表达过‘在这里,大家能够找到所有自己希望找到的东西,包括思想和人才等资源。大家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投入学习,挑战自己的目标’,这句话始终伴随我的大学生活”。

二是校园中富有人性化的制度设计。我走访了学生宿舍,在这里,本科大一学生主要住在位于哈佛广场附近的校园,从大二开始分配到学校周边不同的宿舍社区。以“共同体”这个词形容自己住处的一位同学在门口迎接我。宽敞的空间,各种形状和颜色的书桌和沙发,饮料24小时免费供应,各种肤色的同学身着各种服装,有的打字、有的思考、有的讨论,有学生、有老师。据介绍,学校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等进行宿舍安排的,“为的是实现同学之间的化学效应。这也是学校想把宿舍生活效果最大化的战略考量”。有同学兴奋地告诉我,“在哈佛,老师们能够当宿舍的负责人是很大的荣耀,我们可以随时约他们出来聊任何问题”。他的这句话实际上契合了书中的观点:“在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中与同学共处、共事、共享,这是大学富有积极意义的人生体验……可以说,大学宿舍是践行公共精神的场所。较之家庭,宿舍是我们公共生活的开始。”

三是大学为所在地的城市提供了开放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哈佛大学位于大波士顿区,周围有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著名学府。在这里,各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上自己喜欢的学校选修课程,甚至可以交换学分。学生们或乘坐公交、地铁,或骑车、步行在不同的校园之间穿行,与不同的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这里,我希望表达的是,每一所学校的开放所带来的是全球各地的学生之间充满活力的互动,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似乎是波士顿这座城市,经济效益不用说,更重要的是整个城市呈现出基于人文情怀的知性生活之共同体。更难能可贵的是,访问过波士顿的人都深知,呈现一种巨大流动性的城市空间“竟然”也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宁静。求知者们可以自由地、慢慢地、有序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知性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波士顿,以及求学于此的“大学人”能够持续性地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最为根本的理由吧。

在书中,徐平始终执着于大学的本来面貌,认为大学是一个“慢变量”,是一种永恒的、延续的、渐变的力量。借鉴他的分析,我把目光转向当前的中国社会,其变化之大与变革之快是惊人的,作为生长于“后泡沫时代”的日本人,简直难以想象。不过,社会之变的巨大与快速恐怕也容易让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陷入迷茫。这一点,尤其对路还很长的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不安的要素。在剧烈变化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易于忽略,甚至忘记一些基本的哲理,比如,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可持续性,从而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社会的发展是需要由精神世界的进步跟随的;城市的健康发展是需要人文情怀和文化积淀的,等等。

徐平指出的“忙碌即糊涂”这一观点,令我想起了在能够远眺富士山的伊豆半岛上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忙”字是“心亡”,这个字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社会不要太忙,太忙会容易让人忘记初心的。不管一个社会有多忙,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使命的大学,无论如何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一份宁静。“大学是一种宁静的力量”。我读完《大学的真谛》之后,形成的最核心的思考是:大学是一个国家从知识和理性的角度培养公共思想、推动公共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社会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时候,“大学人”需要认真地思考为社会和国家带来幸福感的发展是什么;当社会想当然地认为只有物质的发展和金钱的充实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公共社会和道德修养才能培育起来的时候,“大学人”更需要阐扬的是一种“公共理性”。

《大学的真谛》,徐平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作者为日本作家)

《中国科学报》 (2017-01-13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