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6
选择字号:
胰岛素过敏怎么办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当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时候,很多患者都会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老郭便是其中一位,他在接受一天一次中效人胰岛素配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方案后,血糖控制非常理想,生活也逐渐回归平静。

但在不久前的一次胰岛素注射后,老郭的这种平静生活被打破了。“注射完后,发现注射部位奇痒无比,出现了皮疹,而且还发红。”老郭赶紧找出一片抗过敏的药物服用,第二天皮疹部位症状基本消退。

抱着侥幸的心理,老郭硬着头皮又打了一针,结果又出现了同样的反应。这下老郭傻眼了,只好把胰岛素停了,来到医院一查,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都是阳性。

“这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为胰岛素过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乃适说。

胰岛素会过敏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免疫系统,并且会对异种物质会产生排斥反应,就像卫兵驱逐外来侵略者一样。而过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让人有强烈的不适感,以引起人的注意。

那么,胰岛素本是自身体内的物质,怎么会发生过敏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乃适表示,注射用的胰岛素与体内的胰岛素略微有些区别。“注射用的人胰岛素,虽然分子结构与人体自身产生的胰岛素是一模一样的,但它是处于一种高度浓缩的状态;而体内产生的胰岛素,从胰岛分泌出来进入血液,实际上浓度是非常低的。”

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本能地将浓缩的胰岛素当作外来的陌生物质,产生排斥反应,从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发红、发痒等不适感。

“就好比一个人在体重增加25公斤以后,即便是熟人会认不出他是谁。”李乃适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

传统脱敏有弊端

那么,胰岛素过敏能解决吗?

李乃适表示,胰岛素过敏的治疗迄今为止依然是一个难题。按照变态反应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办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即停止使用胰岛素。

但在我国,大多数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实际上用口服降糖药已经不能达到治疗要求了。而胰岛素过敏的症状又常常难以忍受,瘙痒无比,吃一些抗过敏药往往不能明显缓解,所以陷入一种两难境地。长期以来,解决胰岛素过敏的方法主要是脱敏疗法。

传统的胰岛素脱敏治疗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其机理非常复杂。简单说来,实际上有些类似于诱导免疫耐受,即通过从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开始逐步缓慢增加剂量,使机体逐渐“适应”过敏原的刺激,进而过敏反应的症状减轻甚至基本消失。

但脱敏治疗要每隔15~30分钟就皮下注射一次胰岛素,而且有时还不能一次成功,需要反复进行,病人比较痛苦的。

胰岛素泵能减轻痛苦

20世纪80年代以后,胰岛素泵开始进入临床应用。由于泵的原理是可以精确调节泵入胰岛素的量,于是有人就想到了把这种技术用到脱敏治疗上,一举获得成功。

但患者在成功以后一般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然而,胰岛素泵作为一种精密机械,长期使用也是一种奢侈品,国内很少有人能够用得起。直到2000年以后,各种因素使得胰岛素泵的价格逐渐接近大家能够承受的水平,因而应用较以前大为普及。

“胰岛素泵作为脱敏工具,理论上并不需要长期使用,但却为患者减轻了非常多的痛苦,并且脱敏治疗的成功率似乎还有提高。”李乃适说,胰岛素泵作为一种工具,给脱敏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胰岛素类似物提供更多选择

除了胰岛素泵,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也给脱敏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

李乃适告诉记者,胰岛素类似物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结构的改变,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胰岛素作用时间调整得更为方便。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使餐前胰岛素可以注射完立即吃饭,而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使它比中效胰岛素更加有效地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与变态反应科经过长期攻关设计出在国际上全新的方案:将胰岛素泵仅仅用于短期脱敏治疗,成功后即切换回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方案,相关研究已发表在国际期刊《临床治疗学》上。

“胰岛素过敏是一种并不常见但相当棘手的疾病。患者如果出现注射胰岛素后局部瘙痒等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在脱敏治疗成功的情况下,患者不要随便停用胰岛素,以防再次出现胰岛素过敏。”李乃适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1-06 第8版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