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近朱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6
选择字号:
往事:伏尔塔瓦的音乐启示

 

■李近朱

【初创《话说长江》,我任音乐编辑。思考中我认定,音乐不是陪衬,要塑造长江音乐形象,使其流传。】

多年来,每到长江身边,江声浩荡总伴音韵飘来。那是从当年《话说长江》片头音乐演化而来的《长江之歌》。雪山的一滴水,是她的第一个音符。时时,我忆起这曲与这歌的诞生……

1983年,25集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播出。“万人空巷”,表明当年节目深入人心。在艺术进程中,许多影像已被时光冲淡,唯音乐往往生命力更久长。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从老人到孩子,成为几代人美好的音乐记忆。但,人们大多已记不起那部电影《祖国的花朵》了。

初创《话说长江》,我任音乐编辑。思考中我认定,音乐不是陪衬,要塑造长江音乐形象,使其流传。每每看到大江一路走来,江河共流、湖泊融汇,江与河与湖与海交会,昭示出“天下水相通”情状。蓦然,融化于心的一块音乐沃土,让我脑际不绝萦绕一个回响:捷克音乐大师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主题旋律。那种优美中带着深沉,流动中带着颂扬,发自心腑向着民族与祖国的歌唱,显现出了“母亲河”的音乐形象。

伏尔塔瓦是远在波西米亚碧野上的清流,长江则在东方横亘万里。她们虽有差异与不同,却也内在共通:“水”给予一个民族成长的不尽乳汁,“水”有着世界语一般的“母亲”的尊高称谓。一个“通”字,让两条河在音乐精神上取得了共同的“调性”。

19世纪德国音乐大师勃拉姆斯的身后总萦回着“巨人足音”。“巨人”,就是他所崇拜的贝多芬。他的《第一交响曲》被誉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是“第九”,最后一个乐章是震徹寰宇的“欢乐颂”。在勃拉姆斯“第一”的末乐章中,人们捕捉到了“贝九”身影。我听了,音调上几乎寻不出共同,但气质上有惊人的共通。这便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神似”。

启示之下,面见作曲家王世光先生,直言了创作中国的“伏尔塔瓦”的构想。同在音乐门槛中,一句话,作曲家便明白了。首要之务,是写一个画龙点睛的主题音调。天下水相通,长江可以远及伏尔塔瓦。这不是地理上的靠拢或是水分子的共同,而是以水的内涵为基础,强化艺术气质上的濡染与融汇和音乐传承上的启迪与借鉴,以达到无形的“神似”。不几日,一张白纸,铅笔写下的三支旋律,摆在我面前。作曲家深明我就是要一个主题,哪怕像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只有开头大三和弦的三个音符。这张简谱跃动着作曲家心中的长江形象以及他对母亲河的深挚情感。那支光彩照人的主题旋律,就隐藏在三支曲调中。

细读深品三支“长江”主题,比较中否定,否定中认定,一个曲调脱颖而出。那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长江之歌》主旋律。那时,没有歌词、没有配器,就是铅笔书写的一支曲调。它悄响在耳,却极震撼。我呼道:“就是它!”内蕴的磅礴气势、不息的流动节奏、热情的礼赞讴歌、简洁的音符编织,分明就是矗天而起的长江浩大形象。其间,也闪烁出斯美塔那《伏尔塔瓦》的音韵气度。

两条江河,走向不同、环境不同、人脉不同;相同的是两条江河皆奔淌圣洁之水,皆为两个民族的“母亲河”。对于水这个同质液体,对于“母亲”这个共同挚爱,在音乐上也有着看不到却感觉得到的同缘之亲。如此,两阙江河之乐所体现出来的共同,不是音调上相仿佛的“形似”,而是气质上相通达的“神似”。

天下水相通。“通”,让天下水系,变得简单明白。当音符碰到了“水”,也明白简单起来。流淌的律动幻化出水的节奏,颂扬的语调衍生出水的旋律。于是,千变万化的“水”的音乐,才有灵魂上的共通。历数中外音乐经典,从《高山流水》到《二泉映月》,从《松花江》到《黄河颂》,从《伏尔加纤夫曲》到《蓝色的多瑙河》,从《莱茵的黄金》到《伏尔塔瓦》;哺育一个民族成长的“水”,塑造一个民族灵魂的“水”,成为音乐的一个永恒主题。

为着让不是歌唱而是演奏的《话说长江》片头音乐更加深入人心,电视系列片全部播出后,我创意提出为这个旋律向全国征集歌词。年轻的军人胡宏伟的《长江之歌》辞章,以一句“你从雪山走来”的宏伟气度和深沉讴歌,为众望所归。当《话说长江》主题音乐乘上“歌声翅膀”,这首歌很快遍传开来,以至于人们忘记了最早她是从电视中走来。

三十多年过去,《话说长江》的影像已经模糊了。但久唱不衰的《长江之歌》,又让她甦醒。音乐就是这样,因着拨动人们的情感之弦,强大的共鸣会久震不已,以至于深入内心。几过三峡,望神女夕影,江与歌同声。这切近音乐的遥远应和,正是“伏尔塔瓦”……

《中国科学报》 (2017-01-06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