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31
选择字号:
“用组合拳击破十面霾伏”
院士专家在豫探讨绿色发展

 

“下面展示几张图,提升一下大家的信心。”随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的讲解,一张张幻灯片展示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匹兹堡,英国利兹、伦敦以及60年代日本川崎的大气污染情况,同时又展示了这些城市当下的蓝天白云,让整个会场一阵唏嘘。

“展示这些照片是要告诉大家,今天的大气污染是可以治理的。而要实现蓝天白云,需充分利用科技的手段和支撑。”贺克斌说。

近日,在由河南省科协主办的“聚焦中原”——河南省院士专家智库论坛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河南农大副校长张全国等在内的专家讨论了“大气环境与绿色发展”这一主题。

河南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陶冶指出,随着冬季的临近,由于采暖期燃煤污染剧增和不利气象条件增多等叠加因素,河南省极有可能转入重污染天气多发期,面临的挑战将更大。“为此,我们应采取冬病秋治、冬污秋防的办法,在采暖期之前把城市的锅炉改成气炉,该关闭就关闭,到采暖期就将有大的改观。”

“我曾听说郑州空气质量的排名居全国城市倒数第二,作为一个河南人心里很不舒服。”杜祥琬开场讲道,“但环境问题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主要是发展方式问题。我们要以一种更为紧迫的使命感和扎实有力的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双赢。”

杜祥琬图文并茂地详细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所在,30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对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今后要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由传统发展路径向创新发展路径转变,由传统产业扩张向创新产业转变。做好这三个转变,就能让中国上一个新台阶。“‘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转方式、调结构、推进能源革命。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创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杜祥琬说。

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让我国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然而中国同样面临着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面临过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如何摆脱这个陷阱,对中国来说没有经验可借鉴。

“目前,我们经济经历了黄金发展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制约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环境危害因素形成的制约已经接近社会承载力的极限。”贺克斌说,“想把污染物的浓度降下来,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减排’。为此,我们需要用12个字来解决,它们是‘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

“我们要用组合拳击破十面霾伏。”梁留科说,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以法制为保障,尽快编制区域性空气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的环境规划,根据大气污染的源头,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下重拳予以改善。

张全国针对即将到来的秸秆禁烧展开阐述,他认为,第一要完善禁烧的立法,第二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协同创新,第三个就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运行相关技术。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支持力度,也就是鼓励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大气污染确实很复杂,它不是一个线性的简单污染物排放和空气质量的关系,需要认真地研究、评估,然后制定切实的、科学的措施,有了措施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郑州大学环科院院长张瑞芹说,在环境保护的管理方面还是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和监管督查力度。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赵亮认为必须加强环保科普工作,环境的科普工作不是狭义的科普,而是老百姓,甚至领导层能接受的科普工作。“这样全民行动,相信环境的问题就能解决。”

“聚焦中原”院士专家智库论坛是河南省科协搭建的科技智库平台,两年来先后围绕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问题,邀请近30位院士和百余名河南省内外专家进行研讨,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决策建议,已成为河南省着力打造的中原智库活动品牌之一。(史俊庭)

《中国科学报》 (2016-08-3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