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27
选择字号:
一直在变化的北京

 

■星河

【在今天的北京,古老建筑与摩天大厦比肩而立,大栅栏、琉璃厂与金融街、中关村交相辉映,传统的风筝与现代的航模在同一片天空飞舞……】

曾经有人问我:你爱喝豆汁吗?我说喝过,但并不爱。对方十分奇怪:你一个北京人怎么不爱喝豆汁呢?的确,很多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喜欢豆汁之类的传统饮食,似乎豆汁已成为一个符号而非一种饮食,代表着北京的一部分。但其实,北京一直在变化,北京人也一直在变化,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包括但不限于饮食。

不错,一提到北京,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就是六朝古都,就是紫禁城,就是胡同,就是大栅栏和琉璃厂,就是烤鸭与涮羊肉……宛如一大堆被固化已久的经典符号。这些都没错。但,这早已不再是今日北京的全部了。要知道北京每年每月都在变化,而在如今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的时代,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回到开始的餐饮方面。北京确实有很多令人百吃不厌的经典小吃,不生在北京或者不常年生活在北京的人难以体会到这些美味的感觉,这恐怕也算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但北京的饮食系统,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川菜湘菜粤菜鲁菜……全国各大菜系,几乎所有分支,都能在北京地面上找到。北京以其博大的胸怀,囊括包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口味。

但在包容的同时,北京也在潜移默化地做着改变。仅举两个例子——

煎饼果子,本来真是“煎饼”与“果子(油条)”的结合体;这种小吃初入北京时,用的真是“果子”,后来却慢慢改良成为口感更好的“薄脆”;及至增加黑豆面品种,加入生菜,以及鸡柳火腿培根带鱼云云,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你可以认为这早已不再是真正原始的煎饼果子,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具有建设性的改良尝试。

早年进京的新疆烤羊肉串,原本没有那么多的花样,至少烤板筋是没有的;但在北京,这种看似无用的食材却在烧烤摊上有了发光发热的余地。

北京在改变外来食品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原有的饮食方式,包括食材和制作方法。同样是两个例子——

北京的烤鸭原来都是炉烤的,此前逐渐开始改为电烤,当然在技术上也作了一定的处理,但至少普通食客是吃不出差别的。

同样的,涮羊肉的火锅也在从炭锅向更加安全干净的电锅转变——假如非要说挂炉烤鸭特有的果木香味无法被电烤前涂刷的果汁调料所取代,那么认为电锅伤害了炭锅的固有味道那就实在是没有什么根据了。

至于来自国外的食品引进,那就更无须赘述了。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北京引进了诸多的西式餐饮,而这些异域风味同样也在改变着北京的饮食特色。别的不说,单是老字号稻香村的点心,就早已加入了黄油,而这完全来自西点的模式。

除了餐饮,历史悠久的著名建筑似乎也是北京的经典形象。其实说起北京的建筑,并不仅仅是富丽堂皇的宫殿与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虽说宫殿确系皇族王朝的象征,而胡同也确曾是北京平民阶层的居所。在历史上,紫禁城的宫殿、北海的白塔以及八达岭的长城都曾作为北京的特征符号,胡同的拆迁也屡屡遭到诟病,但这些建筑遗迹绝非现代化北京建筑格局的全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建起了许多新型建筑,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到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以及北京站等等,都采取了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而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一座座新建筑更是拔地而起,从代表着世纪交替的中华世纪坛到形象特立独行的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再到奥运场地的“鸟巢”(国家体育场)与“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所有这些,都代表着真正的现代建筑理念,构成了新北京的新地标。

如果说建筑只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静态形式,那么出行就意味一座城市的动态形式。

也许你读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对于人力车夫的冷暖辛酸有着深刻的印象,不过这种交通方式早已成历史陈迹。当然,如今在北京街头,“人力车夫”的形象依旧存在,但早已变为一种特别的旅游项目,而且车夫的操作方式也已是“蹬骑”而非“徒步”。

同样消失的还有有轨电车,这种在北京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了无轨电车。要说现在的出行方式,真可谓琳琅满目:有私家车,有公交车,有出租车,还有密如毛细血管的城市轨道交通,如果再加上自行车和徒步,可供选择的方式实在太多太多。当然,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现代都市生活让人头疼的一个不利侧面。

真要讨论起来,诸多领域和无数例证实在是数不胜数。放眼望去,事实上今天的北京早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城帝都,而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天的北京,古老建筑与摩天大厦比肩而立,大栅栏、琉璃厂与金融街、中关村交相辉映,传统的风筝与现代的航模在同一片天空飞舞……

总之,今天的北京已非经典与传统意义的北京。今天的北京,是变化中的北京;今天的北京,是动态的北京;今天的北京,是面向未来的北京。

《中国科学报》 (2016-05-27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