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10
选择字号:
他眨着眼睛与病魔抗争
——追忆中科院院士高山点滴

 

■本报记者 崔雪芹

2016年5月3日凌晨5时55分,好友和学生在医院里送走了5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高山。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在悲痛中赋诗一首以示哀悼:“高山此去无高山,天妒英才不复返。悲痛忧伤谁能知,流水高山知我情。”

1962年出生于地质之家的高山,15岁进入西北大学地质系学习,从此跨入他心爱的地质事业。多年来师从我国著名地球化学家张本仁教授,从事地壳元素丰度等研究。2011年他当选中科院院士时仅49岁,是地矿系统最年轻的院士。

无惧绝症 傲然挺立

高山生前长期致力于地球化学研究,在大陆地壳成分、壳幔交换作用以及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

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高山在2009年就被发现得了肺部恶性肿瘤,当年4月手术后做过4期化疗,2009年底又出现运动神经元病症状,俗称渐冻症,从2010年10月后,几乎丧失所有运动能力。

无论是肺癌还是渐冻症,都是医学领域的国际难题。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此后,无论是教学、科研,他都没有停止,以至于外界合作伙伴大都不知道他的病情。因为发给他的邮件,他基本当天就会回复。他还坚持自己的科研方向,每两年申请一个基金。他依靠眼睛的眨动来指挥自己的学生或护工敲击键盘,与人沟通或写作修改文章。修改一篇学生的国际论文,他最多曾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十足的“拼命三郎”。

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金振民说:“很简单,是高山对地质事业高度的热爱和执着。”他说自己与高山已有24年的友情,他不仅是自己的科研伙伴,还是自己的挚友。他们两个人带领各自的团队一同去野外考察、一同讨论科研难题,堪称两代人合作的典范。在考察过程中,高山的踏实、勤奋给金振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每次出去,高山采集的标本将汽车的大梁都要压弯了。”

教书育人 永不止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刘勇胜是高山的第一位博士生,从1996年开始追随高山,到今年刚好满20年。

回忆自己与恩师交往的点滴,刘勇胜表示没有陪伴恩师走完最后一程是自己一辈子的遗憾。他在恩师去世前4天赴野外考察。当得知恩师状态不是很好,他将5月3日回程的高铁票改成了6点的第一班飞机,然而时间并没有等待他。

刘勇胜还记得当年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恩师帮自己改了十几遍,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恩师做事的认真态度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恩师对科研数据的严谨更是让人难忘。

当年高山几乎没有节假日观念,加班是家常便饭,刘勇胜经常在周末接到导师电话,问他在哪里,让他来找自己讨论一些专业问题。这些对刘勇胜的科研有很大提升。

高山的秘书李明是他2007级博士生,从高山患病时起至离世,李明长年陪在他的身边。在与《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话时,李明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他说高山身体很好时,太专注于学术,以致给很多人留下他为人太过严肃的印象。实际上,只要去请教过他问题的人,都知道他为人非常热情,会给你从基础娓娓道来。

今年即将毕业的在读博士生陈康对记者念叨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导师人真是太好了,与他之间难忘的事情太多了。只要有事需要他帮忙解决,他都会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提供帮助。

几年前,陈康为去哪个国家进修而拿不定主意,他去求助自己的导师,结果高山让助手打字告知他自己有4位最好的朋友分别在不同的国家,让他根据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来选择一位老师。

2012年,当陈康想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发在学术期刊上时,高山让他检查两遍后,居然用眨眼睛指挥助手的方式,花了半个月时间给他改好,有时改得满头大汗,让学生既心疼又震撼。

出类拔萃 不可多得

金振民用8个字来评价高山,那就是“出类拔萃,不可多得”。

患病期间,高山的思维和各项感觉都是正常的。在丧失运动能力后,他坚持用眼睛的眨动与别人沟通处理所有问题。学生发给他的论文初稿是黑字的,但收到他的回复时,论文已经布满了红字,这些红字都是通过无数次的眨眼,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拼出来的。

金振民认为,高山有高尚的人品,对待同事、学生都无比的关心,还有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希望培养出更多的“高山式的”科学家,这是对高山最好的怀念。

《中国科学报》 (2016-05-1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