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29
选择字号:
大隐隐于网

 

■星河

【结果程序却相当烦琐,必须证明自己就是自己,不禁让人想起“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故事。】

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里,读到叶永烈先生的一篇文章:“某某百科差错太多”,其实相同的感触极多,也早就想写一篇类似的小文了。

叶先生开宗明义第一句:每当我受邀讲座,我总要向对方说明一声:作者简介千万别引用某某百科。

对此我深有同感。

在很多次讲座或做电视节目之前,我都会接到一些带有计划安排的邀约,其中无一例外都会貌似认真地附上嘉宾简历,而那些漏洞百出的资料,只要瞄一眼就知道扒自网络何处。

有时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事先向本人先核实一下呢?一般这种情况,嘉宾手里肯定会有自己更为准确的“官方版本”。

可往往在我声明之后,对方还是继续使用那个错误百出的版本,以致我不得不在讲座之前明确地告诉听众:某某百科里的资料基本上都是胡扯。

据说有人花钱会上百科,也许是出于某些商业需要。但也有很多词条都是网友自发编纂的,我的情况就是这样,叶先生的情况显然也是这样。网友的好意我们心领,但资料错漏却在所难免,毕竟每个人都是瞎子摸象般地拼凑自己所了解的那部分资料,有些叙述即便反映的事件本身真实,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时间和条件限定,也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随便举个例子——

说我“专职:杂志科幻专栏编辑,漓江出版社《中国年度最佳科幻小说选集》主编”——这“专栏编辑”能是个职业吗?何况那只是个阶段性行为,现在我并没有给任何杂志做“专栏编辑”;而图书“主编”就更不是个职业了,而且所描述的图书系列也不准确。编写此条者,显然不了解报刊与出版行业。

类似的错误比比皆是,惨不忍睹,不胜枚举,恕不赘述。

这些错误,自发编写的网民犯了情有可原,但至少相关的管理者不应缺席,应该想出更好的办法。然而,情况绝非那么简单。

开始看到这些错误,我一笑了之;后来被人屡屡引用,我也只是一一纠正;再后来引用的人实在太多了,我这才想到要去修订。但真正修订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我听说有朋友试图这样做,结果程序却相当烦琐,必须证明自己就是自己,不禁让人想起“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故事。所以我也懒得去改,它愿意错就继续错下去吧。既然古人可以“大隐隐于市”甚至“大隐隐于朝”,我们也不妨“大隐隐于某”甚至“大隐隐于网”。

也许相关的管理者会说,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怎么知道你真的就是本人,所以必须核实,只是有许多麻烦云云。可问题是,简化程序方便用户应该是你们的义务,做不好可以不做,假如实在要做的话,就不妨做好一点,这点要求并不过分。

再说一下各种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报刊的编辑,不要动辄就以网上的资料为准,网络资料便捷是便捷,但却未必真实准确,就算参考也要找靠谱的网站,哪怕先搜一下再网下联系,哪怕多搜几处相互印证,其实最好还是先找到本人核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

不是喜欢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吗?同样的,“没有热心引用就没有谬误传播”。

《中国科学报》 (2016-04-29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