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25
选择字号:
放大镜下看曾侯乙编钟

 

■本报记者 温新红

《曾侯乙编钟》(全四册),邹衡、谭维四主编,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作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大型礼乐重器,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湖北省随州市出土后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30多年来曾侯乙编钟研究在不断深入,不但催生了音乐考古学这一新交叉学科,还给历史、文化、美术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带来新课题。

皇皇八开四卷本《曾侯乙编钟》的出版,成为目前曾侯乙编钟研究领域最为全面、详实的一部书。这部著作不仅是一代学人研究成果的总结,而且是一个让更多人了解曾侯乙编钟的读本。为此,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副主任、本书执行主编冯光生研究员向记者解读了这部书的编辑理念、内容及出版目的。

“上挂下连,左顾右盼”

198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十年之际,出版了有关曾侯乙墓的发掘报告,这本论文集是对曾侯乙墓研究的总结。不过此后再没有出版过一个集中体现曾侯乙墓及曾侯乙编钟的著作。

直到2003年,本书发起人黄建刚萌生了出版一部曾侯乙编钟研究专著的想法,并得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及研究人员的支持。最后决定,由两位著名考古学家领衔主编,一是已去世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邹衡,另一为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曾侯乙墓考古发掘与曾侯乙编钟研究与复制的主持者谭维四。

《曾侯乙编钟》包括史籍篇、发现篇、乐宫篇、铭文篇、声学篇、乐律篇、钟乐篇、纹饰篇、书法篇、铸造篇等,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反映了曾侯乙编钟出土30余年有关编钟的研究成果。

冯光生告诉记者,因为这本书的编辑方针是“上挂下连,左顾右盼”,所以更像研究成果的集成。

如从钟的角度来看,曾侯乙编钟的地位和价值及对后世钟产生的影响,涉及的就是钟的沿革和演化,是将其放在钟的演进史中来说的,这是历史的维度;作为青铜器钟,它的铸造方法、合金配方、装饰审美等方面与其他青铜器的关系,则是横向的联系。

又如人们熟知的“一钟双音”,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本书里不仅有详细的阐述,也作了一些追寻,如在过去文献中哪些蛛丝马迹,究竟是在何时出现苗头,何时完成创造并走向成熟,何时达到巅峰,又到什么时候失传了。

还有曾侯乙编钟的纹饰中有牛首龙纹、鸟首龙纹等多种形象,不像后来的大一统。由此也可知,那个时代的人们还在各种各样他们熟知的动物形体上组合龙的形象。而从纹饰的研究还能得到当时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和交叉状况。

“论文一般是就单一的问题作深入的交代。但因不了解背景,对于不是专向的研究者就会有认识和知识上的障碍。”冯光生说,总之,这部书不把曾侯乙编钟限在某一个单一的、专细的领域中,希望给人们有更大更广的视野。

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尤其是“一钟双音”的制造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世界乐器史上独树一帜。曾侯乙编钟随葬的时间下限是公元前433年,意味着,它代表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乐器水平。

“曾侯乙编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文化的结晶体,同时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作了一个尝试,把它放在世界视野里,比如与其时代相近的古希腊音乐相比,看看它会有什么特点和价值。”冯光生解释,这种“环顾四周”的方式,有利于曾侯乙编钟与不同文化建立联系。而作为青铜器,曾侯乙编钟高达数吨的集群体量及其优秀的性能,表明了中国冶金和青铜铸造技艺居于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

《曾侯乙编钟》收录图片约2500幅,全部65件编钟的多角度图片,其中包括全部乐钟、钟架构件、铭文的细节照片,大量曾侯乙编钟的细节照片及全部3775字铭文照片均为首次发表。这体现出另一个编辑理念,即要在放大镜下呈现曾侯乙编钟。

冯光生表示,受出版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影响,过去对曾侯乙编钟偏重于整体描述上,对它的微观了解和介绍都不够,尤其在纹饰方面,没有像这本书细到介绍每件钟的每个部位和局部。

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让读者更细致地了解编钟,还因为钟的装饰本身,“除了审美和工艺,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意味。”冯光生解释,65件钟的组合,有重复有变化,比如钟上纹饰有的是对称的六条龙,有的是四条龙,有的是八条龙,这仅仅是图案的变化呢还是有其他意味呢?而这些形象资料的比较全面、细致地展示,会推动相关研究。

而且,作为乐器,过去偏重于声音的资料会比较多,视觉的比较少,这次是在视觉上作了丰富的补充。

“曾侯乙编钟是第一次如此全面细致的,并放在放大镜下来审视。”冯光生表示,除了视觉上的,这部书对曾侯乙编钟所反映出的公元前5世纪前后曾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曾随之谜”“曾国地望”“曾楚关系”“曾侯其人”等重大史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早在谭维四主持考古发掘工作时就意识到,曾侯乙编钟有丰富的内涵,单靠文物考古研究是不够的,于是在工地发掘后,清理过程中,他就邀请了多学科的专家深入到曾侯乙墓工地中。

30多年来,曾侯乙编钟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科技史学、天文学等,冯光生表示,这本书的目标就是“集成一部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及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专著。”因此,只要是曾侯乙编钟研究涉及到的领域,这本书都覆盖到了。

“就是说一些新材料我们也在不断地、及时地丰富在这本书里,对考古材料、研究成果、学科的覆盖面等,尽可能让这本书表达出这一代学者的视野和认识。”冯光生认为,这也是编著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书作者群体是一个由多学科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团队。其中有谭维四、前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舒之梅、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刘彬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罗运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念祖、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系主任秦永龙教授等不同学科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也有成果丰硕的中坚力量和后起之秀。

“希望把这一代包括前辈学者关于曾侯乙编钟所有研究集中表达。”冯光生说,30多年已有几位学者故去,如曾侯乙编钟研究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黄翔鹏。“所以这是一件很迫切的事。”

另外,冯光生认为,对于一个专题的研究,研究者有各自的心得和成果,但如果没有一个集合,或者说不是综合性地来考量它,以后再往专深细去研究会有障碍;还有传播的问题,关于曾侯乙编钟系统的成果、比较全面地了解的读物没有形成,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是一个损失。

冯光生表示,《曾侯乙编钟》一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曾侯乙编钟研究告一段落,相反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关研究还会继续进行。

《中国科学报》 (2015-03-25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