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2
选择字号:
动物搬家“门槛”高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的长颈鹿搬家,工作人员一路挑电线。

■本报记者 张文静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人公的父亲就因要将动物园从印度搬迁到加拿大,引出了后来海上冒险的故事。其实,浩浩荡荡的“动物大迁徙”不止出现在电影情节里,也上演在现实生活中。

早在2010年9月,长沙动物园就实施了搬迁。今年4月,苏州动物园搬迁。今年9月,兰州市政府审议通过,将实施兰州动物园易地搬迁建设项目。

动物搬家,可不像人搬家那么简单,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看着热闹,争议也从未停过。

动物装箱,总共分几步?

要想给动物搬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它们乖乖进入到运输笼箱里。

据报道,今年苏州动物园搬迁时,曾特意为长颈鹿制作了高3.3米、长3米的木箱,为猛兽制作了牢固的钢筋铁笼,为大象制作的笼子更是重达数吨,都是由碗口粗的镀锌钢管焊接成的,底部还钉上了厚厚的木板。

“给动物制作运输笼箱,确实是很有讲究的,也有专业的操作方法。”北京动物园动物饲养管理员、动物科普达人杨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比如,食草动物的笼箱宽窄要适宜,要保证里面的动物无法回头,因为食草动物在狭窄的空间内回头很容易把脖子卡住,拧断颈椎死亡。对于食肉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则无须这么麻烦,因为它们转身比较灵活。

“食草动物的笼箱底部要铺上厚厚的稻草,一是防滑,因为动物会在笼箱里大小便,就会很滑;二是如果晚上过夜,动物会卧下,铺上稻草能保暖;三是动物可以食用。这些笼箱底部必须是一块整体的板子,防止动物蹄子卡到网眼里。食肉动物笼箱的底部则需要安装托盘,用来接粪接尿,托盘里可以放些猫砂、木屑等吸水、放味儿的东西。”杨毅说。

有些动物在运输中还有些特殊要求。据杨毅介绍,运输斑马时,要特意将它头的方向朝着车尾,屁股朝着车头。为什么要这样?“为了防止急刹车啊!”杨毅解释道,“万一急刹车,斑马头撞到笼箱上就坏了,但屁股撞上就没大问题。”

旅途中需要特殊照顾的还有河马。河马的“座驾”内部需要“豪华装修”,要用填充了稻草的麻袋固定在笼箱内侧,形成一层软包围。“因为河马皮肤没有毛,容易划伤、刮伤、撞伤。”杨毅解释说,如果运输时气候比较干燥,还需要能打开顶盖的笼箱,不时给河马浇浇水,防止皮肤干裂。对于生性活泼的鸟类,比如丹顶鹤、鸵鸟等,笼箱顶部必须是软的,因为它们是要向上蹦的。

有些动物“身形奇特”,比如长颈鹿,它的笼箱是需要没有顶的,运输之前还要探一下路况,测量好高架桥桥洞、隧道、电线等高度。去年10月,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的长颈鹿搬家,一路上有工作人员专门挑电线,成为路上一道景观。对于体型庞大的大象,搬运就要上吊车了,大象自重再加上纯金属的笼箱,运输大象需要载重几十吨的拖车。拖车底盘不能高,否则这个庞然大物在笼子里一晃,就有翻车的危险。

笼箱制作好了,但动物搬家可不是装箱就能走的,还要有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应过程。“特别是比较神经质的动物,比如鹿类、羚羊等食草动物,很机警敏感,要通过食物引诱等方式和行为训练,让它们能乖乖到笼子里来。”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向记者介绍说,有必要的话还要给它们注射镇定剂,再放到笼箱里。

国内动物园“搬一批死一批”?

因为动物园搬家而产生的动物迁徙,争议一直不断。早在2011年,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家就曾在微博上曝光昆明动物园要搬迁的消息,并称除中国外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搬迁过动物园,国内城市动物园搬迁也鲜有成功案例,几乎是“搬一批死一批”。

实际上,国内外新闻报道中也不乏因动物搬迁而产生的悲剧。2014年7月,在南非茨瓦内,一只由卡车运送的长颈鹿头部撞到天桥,在高速公路上当场死亡。今年8月,我国台湾台北市立木栅动物园的一只长颈鹿在运送过程中出现不适,施救无效死亡。当时的报道称,这是台湾运送动物发生意外的第三例,2003年木栅动物园运送30多只动物到池上牧场,其中两只蒙古野马到达池上后数天死亡,2014年有一只河马在运送过程中坠车不治。

在张劲硕看来,搬运动物的过程中确实发生过一些悲剧,但“搬一批死一批”的说法未免太夸张。“一是由于动物园中的动物长期生活在饲养笼舍当中,特别是在此生活了几代的动物,它们可以听从饲养员的召唤,适应人为的操作和环境。有些动物经过长期行为训练,比如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给点食物和信号,它甚至在抽血时会乖乖把胳膊伸出来。如果动物不听话,可以适当进行麻醉处理。二是国内动物园也发展多年了,搬运动物所需的技术都比较成熟,如果各方面考虑周到,兽医、管理人员、饲养人员操作科学的话,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不过,张劲硕同时也强调,国内动物园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搬家的动物园在笼箱设计、行为训练、人员操作等方面都做得不好,危险性就比较高。“但是不能以偏概全。”

在杨毅看来,要想尽可能保证搬运动物的安全性,那就必须严守几个原则。“首先是要注意温度,一般严冬酷夏不运输,春秋两季比较适合。冬天动物容易冻伤、冻死,夏天则容易中暑。”

事实上,当台北市立木栅动物园的长颈鹿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的消息发布后,外界就对为何选在高温溽夏运送这一点质疑声颇高。

此外,杨毅还介绍说,一般来说,怀孕的动物不运输,因为动物在怀孕前期运输容易先兆流产,怀孕后期运输则容易因紧张导致胎儿停止生长或者死亡。“老弱病残的动物不运输,大环境一变,这类动物可能会突发性死亡,生病的动物病情可能会加重,尤其是传染病。”杨毅说,“还有,发情旺盛期的动物不运输。这时候的动物激素水平高,不容易听从训练,换新环境易出问题,此时也不适宜使用麻醉药品。”

杨毅和张劲硕都强调,运输动物,不是送到新地方就可以了,还要让动物有一个适应过程。

“动物运到新址,不要着急展出,要先让它们熟悉‘新家’的环境,保留自己的气味。换了新环境,它们要先躲起来,所以要设置一些隐蔽物。如果有条件,运输笼箱里的稻草、木料等都可以放到新环境里,让动物有熟悉的感觉。这些都做好了,再慢慢循序渐进地进行外放、展出。在有些国外动物园,动物适应期能达到两三年,开张前还要有半年的试运营,以找出更细致的问题。”杨毅说道。

动物园搬家需慎重

近年来,关于动物园搬家的消息一直未断。中国动物园协会就曾表示,在中国,动物园搬迁已然成风,多年前北京、昆明、西安、石家庄、太原、沈阳、呼和浩特等20多个城市就已经或者酝酿动物园搬迁。

“国内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搬动物园的情况确实比较多。”张劲硕说。

在杨毅看来,如果真是因为动物太多,需要扩大空间,动物园搬家倒也无可厚非。“如果搬家后动物园条件大有改善,动物的异地保护、科普教育、保护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如火如荼,那当然是好。比如原来的台北圆山动物园,因为空间不足从市中心搬到郊区,改名为台北市立动物园,搬家后就比原来做得更好,动物生活空间更大,科研、教育活动也开展得更好。但最怕的是,现在很多急着搬迁的动物园做不到这样。”

对此,张劲硕也有同感。“现在有些动物园搬家后空间更大,看起来更舒适,但对于动物来说却未必更好。比如,一些动物园的老象房,看起来挺破的,但密封、保暖设施特别好。大家观看大象时觉得臭臭的,味道散不出去,但温暖不透风的环境对大象本身其实是好的。新的象房味道没那么重,观众舒服了,但大象未必舒服。”

对城市动物园搬迁,杨毅还有很多忧虑,比如搬迁后很多动物园从事业单位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可能会增加动物表演、动物照相等虐待动物的行为,也有可能对动物饮食等方面偷工减料。“而且,动物园搬到郊区,门票要涨,交通没有以前方便,停车、吃饭都要花钱,提高了人们去动物园的成本。从感情上说,城市动物园发展比较早,承载了城市的历史和市民从小的回忆,一旦拆了,这些回忆也没了。”

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动物园,杨毅和张劲硕均表示,确实搬家的情况比较少。“很多知名的城市动物园都建在市中心,比如在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中央公园动物园、建在市中心能免费参观的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在白金汉宫边上的英国伦敦动物园,还有莫斯科动物园、东京上野动物园等,都在市中心,没搬过家。”杨毅说。

“虽然这些动物园一建就是几百年,建筑看起来很古老,但其实里面的笼舍都会持续改善、维修。”张劲硕说,“比如你去伦敦动物园的鸟馆、两栖动物馆和水族馆,看到的建筑是旧旧的,但里面的笼舍、丰容(动物园术语。在圈养条件下,丰富野生动物生活情趣,满足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动物展示更多自然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管理方式都是最新的。”

“所以,动物园搬家不是不可,但必须要慎重,需要层层评审论证,对动物园新址也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价。”杨毅说,“城市动物园的意义在于异地保护、科普教育、保护教育,更不能因为搬家就变了味儿,成为以娱乐、经营为主。如果是这样,我倒觉得,还不如不搬。花心思和力气使原有的城市动物园在动物福利、保护教育等方面做得更好,这对动物和老百姓都更为有利。”

《中国科学报》 (2016-12-0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