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雪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24
选择字号:
厚夫谈《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兰雪滢

作为一名陕西延川人,厚夫从不拒绝把自己和“路遥”两个字紧紧相连。他是《路遥传》的作者,路遥文学馆馆长,从年少时就受到路遥事迹的引导,“用心来遥望路遥”。他曾因电影《人生》在延川拍摄,骑几十里路的单车去看高加林和刘巧珍“谈恋爱”,路遥也曾为他写推荐信,努力促成他到延安大学任教。“感动无处不有,感激铭记心间。”在《路遥传》一书的开篇序言,厚夫这样形容他对路遥的感情。

4月10日,厚夫来到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善思读书会”,与读者分享他眼中的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的幕后

《平凡的世界》是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最被读者热捧的一部,许多读者对它都再熟悉不过。即使没有通读小说,也总会对孙少平或是田晓霞的名字有所耳闻。然而,人们对其幕后的创作过程,却知之寥寥。

在厚夫看来,创作像《平凡的世界》这样百万字的长篇多卷小说,不仅需要才华,也需要坚持。更何况,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之时,其小说《人生》已获得巨大成功,在全国引起热烈讨论,连路遥自己都清楚,《人生》是他自己难以逾越的横杆。在这时候开始新一轮创作,“是一位作家胆识与意志力的综合体现”。

“路遥设定这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厚夫介绍路遥的最初构想时说,“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初到1985年初,力求全景式反映中国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在如此宏大计划的指引下,路遥在前期准备阶段就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从未有过长篇小说创作经验的他,为了学习长篇小说的结构,“潜心阅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分析作品结构,玩味作家的匠心,确立自己的小说大纲”,同时为了扩充知识储备,“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

为充分了解作品所处时代和地域的背景知识,路遥翻阅了1975年至1985年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延安日报》,也曾多次重返陕北故乡,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所有的笔记、资料在路遥进行《平凡的世界》创作时,“分类摆满桌面,只留够两只胳膊写东西的地方”。而这些资料也能够在路遥创作瘀滞时,帮他打开思路。

然而,在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我国文坛的“风向”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进入了“现代主义文学流行、现实主义文学自卑”的时期。因此,即使经过如此充分的准备,以及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还是未免受到杂志以及出版社的“冷遇”。直到三部小说全部创作完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连续播出126天,才乘着广播的翅膀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应。

路遥曾说,“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路遥不仅不用害臊,还凭借这双“筷子”荣登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榜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路遥

近日,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又一次成为社会热词。

“路遥热”的出现并不突然,而是长久积累的结果。在厚夫看来,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中为数不多的“畅销书”和“常销书”作家。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在新浪网2008年进行的“读者最喜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中,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2012年进行的“文明中国”全民阅读调查中,《平凡的世界》荣获2012年读者最想读的图书第二名。

在年轻人聚集的高校中,《平凡的世界》也广受欢迎。厚夫说,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曾告诉他,《平凡的世界》曾连续三年在该校图书馆借阅率位居前三名,有两年是第一名。

正如《平凡的世界》刚问世时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挤压,如今的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也受到比现实主义更多的热捧,但却并不影响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喜爱。对于“路遥热”的不断发酵,厚夫并不意外。

在厚夫看来,《平凡的世界》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你注意看《平凡的世界》里面所有的人都是正能量的东西,它善于把苦难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厚夫说,“中国人写苦难小说多了去了,但是能够像路遥把苦难转化成前进动力的不多。”

“我们现在还要读路遥、读《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他写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温情,父子情、兄弟情、同事情,写得非常温暖。”厚夫说,“《平凡的世界》并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而是继承着传统的精神内核,路遥提供给我们的是精神能量,正好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东西。人和人之间应该有温情,应该相互搀扶,我认为这才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厚夫,本名梁向阳。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路遥文学馆馆长。著有《走过陕北》《行走的风景》《路遥传》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文学奖项。

4月10日,《南渡北归》作者岳南、诗人王久辛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善思读书会”,两位学者也谈到了自己眼中的“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岳南:我的《南渡北归》写的是民国知识分子,那个年代面临的是国家处于山河破碎的阶段,表现的是对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而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是新中国建成之后的苦难。在路遥小说中主人公所处的年代,与民国时期国破家亡的残酷背景不一样,但也有自己的残酷性。至于哪个更残酷,哪个更自由,哪个更有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王久辛:在路遥的小说中,人与人之间,有算计,但还是好的战胜不好的。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的,互相帮助的。这种直面现实的情感交流,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活得幸福的很重要的支撑。我们常说作品要深刻,好像把人写得越坏就越深刻,像《甄嬛传》、《武媚娘传奇》一样。我真的是害怕,因为我不能拿《甄嬛传》去给我的孩子看,但是我可以拿《平凡的世界》《人生》去给我的孩子、子侄们看。因为很正能量,年青一代看了很给力。

《中国科学报》 (2015-04-24 第10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