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21
选择字号:
云计算步入战略转型期

 

■本报记者 李晨

来自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声音都在强调,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即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目前确实是化‘云’为‘雨’真正落地的最好时节。尤其是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云计算创新战略,云计算的发展迎来了特别好的时机。”近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Cloud China 2015)在京举行,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总经理吴湘东的一席话,道出了很多与会者的心声。

尽管云计算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火,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云计算本身影响力的削弱,而恰恰说明云已经开始成为ICT技术和服务领域的常态。

来自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声音都在强调,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即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应用发展推动产业进步

“在北京的云计算发展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云计算的产业活力在于应用,创新的活力也在于应用,发展的机遇也在于应用。”北京市副市长张工的发言与此次论坛的主题——“应用需求带动技术革新”相当契合。

据悉,北京市推出了工业云、健康云、中关村创新云、智慧交通公共云等云服务,有力地服务和支撑了产业转型和城市的运行发展。比如通过中关村创新云为全市数十家创业基地提供免费的云主机和云存储服务,帮助数千家小微企业成长;北京健康云由百度公司联合十家智能硬件厂商推出,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数据的云存储,有助于市民健康的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目前已经服务了大约21万名市民,计划年底用户将突破百万。

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的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了260亿元。

“我们的产业界越来越务实地通过整合资源、深挖平台上的大数据、搭建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来为用户跨界、跨域提供更多服务。”曲维枝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指出,云服务应用正不断深化。云计算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电子政务等领域。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的中小微企业应用了云服务,平均节省信息化成本约40%。

无论公共云还是私有云,五花八门的云服务实际上已经让每位社会成员、每个老百姓享受到其中的便捷。大量的应用反过来又成为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陈伟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复杂、需求最有特点的市场,培育出了若干的云计算应用。“这为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先机,让中国的系统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的发展融入中国元素。”

曲维枝说,只要利用好国家大发展中的有利条件,依靠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引领市场应用,通过扩大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就一定能够迅速缩小我国在该领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也在致辞中期望,产业界、学术界能更多地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从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关键问题突破,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下解决应用中的问题,将中国云计算的发展真正推向新的阶段。

转型升级面临重重挑战

但是,“在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产业发展面临的若干挑战。”曲维枝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与会者的认同。

怀进鹏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行业、企业对云计算的发展有着渴望,但也客观存在着云计算的解决方案与行业的实质性推动仍然有一段距离的问题。

由于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具有随时随地,无国界服务,数据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以及各平台之间不具备互操作性等特点,所以标准规范和安全管理成为云计算推广应用中的最大挑战。

曲维枝强调,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云计算标准化发展战略,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确保互通、互操作和服务的可移植。加强云计算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安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完善信息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制度性的措施,加快相关立法的步伐,以此保证云计算发展。

据陈伟透露,目前,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专家学者都已经加入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

不仅在政策层面,在云服务的各种应用中,政府、企业和学者们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应对当前的各种挑战。例如,北京市将要推出的祥云工程2.0版,会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城市运行和民生服务方面的运用。北京市政府要求各单位不再新建自用的小的数据中心,统一政务云台将在年内投入运行。

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也纷纷表示,将为云服务商提供更好的网络连接和服务。吴湘东介绍,从2015年开始,中国电信围绕着流量、云计算应用、大数据应用,重新对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致力于提供解决方案,让所有的IT基础设施可以针对不同的IT应用区分等级,对于原有的特别关键的应用,继续保持在原有的系统里;保证老客户的基础设施可以再利用和无缝扩展。

从传统环境向云环境演进过程中,戴尔大中华区高级云计算解决方案总经理尹玉峰认为,还有三个挑战需要企业重视和解决:原有的环境能否迁移到云上,或者想建私有的云环境,原有的应用系统、基础架构系统能否和私有云结合起来,良好地运行;一旦将应用系统逐步迁向云环境,怎样能更有效地对这个环境进行管理;一旦多云环境建立起来,如何在更多的云环境里进行资源的有效调动、业务流程更好地运行。

思科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云计算及软件事业部总经理何军更是从万物互联的角度提出,需要打通连接不同制式的云,打造一个开放、丰富、有价值的云生态体系。

《中国科学报》 (2015-04-21 第8版 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