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17
选择字号:
爱与不爱 大脑大不同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胡珉琦

爱情对人们来说始终是个谜,它给了我们最大的快乐,还有最大的痛苦。许多神经科学家都曾找出了一些爱情如何影响大脑的秘密,例如那些众所周知的“爱情物质”:苯基乙胺、多巴胺、内啡呔、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及释放这些物质的脑区。最近,中国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和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者联合研究发现,大脑有12个不同区域会因爱情情感而受到不同的影响。重要的是,在人们并没有想起爱情时,大脑里就已经充满了爱情。这也意味着,爱情真的会从生理上改变你。

你爱我吗?

领导该研究的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教授张效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的一些关于爱情的大脑机制的研究,在磁共振扫描过程中,往往会让被试者先接触一个与恋爱相关的刺激,比如向每一名被试者展示他们恋人的图片,要求他们回忆与恋人相处的经历等。而在这次实验中,研究人员仅仅让志愿者闭眼躺在扫描仪中,然后采集他们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不给他们任何任务与刺激,从而观察恋爱状态和非恋爱状态下大脑的不同。

研究人员招募了100名健康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并根据他们的恋爱状态分成三组,分别是恋爱组、分手组和单身组。结果发现,与分手组和单身组相比,恋爱组志愿者左背侧扣带前回变得更兴奋,活跃度更高,且随着恋爱时间增加而增加,而分手组在该区域的活跃度则随失恋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除此之外,这项研究还发现,恋爱中这些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会显著增强,例如涉及奖赏、动机和情绪调控系统以及社会认知系统内的功能连接。这也意味着,爱情可以增强特定大脑网络之间的联系。

俗话说,“爱你在心口难开”。有了这个研究结论,是否可以探知对方的真实心意?

张效初解释,目前的研究结果只是显示了恋爱状态和非恋爱状态下大脑的局部区域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反过来,想从这些差异中,预测一个人是否真的爱着对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大脑本身存在个体化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对爱情也有着不同的反应。”张效初表示。

“不过,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希望最终能够识别有些当事人自己也无法意识到的东西,告诉他们是否真的爱上了一个人。”

真爱可以长久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人们,我们所拥有的爱情是持久稳定的,还是一时的冲动?

张效初说,从神经学上还无法对爱情进行具体的分类。不过,一般研究发现,爱情和性、母爱之间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显著差别。

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说过,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寻求配对的冲动。这不是性冲动——性冲动让你寻找能够成为性伴侣的人。而爱情让你同时只对一个人产生配对的冲动,并节制地使用它,开始同他恋爱。

神经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张效初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已有综述研究表明,在认知活动中,如果爱情成分更多,大脑岛叶的激活更靠前一些;如果是性冲动更多,则激活会更靠后。

问题又来了,如果是真的爱情,她究竟可以维持多久。爱情会变质吗?

尽管在这次实验中并没有涉及对该问题的探讨,但张效初表示,大脑会对恋爱时间作出回应。

2013年发表在《神经科学快报》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持续了3年以上恋爱的人在想到自己的恋人时,大脑尾状核尾会显示较活跃的脑电活动,该区域会对视觉美产生情绪反应。不过,与上瘾和寻求回报有关的大脑愉快中枢活跃程度较低。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满足感有关。此外,眼窝前额皮质的活跃程度也相对较低。科学家解释,这会减少人们对自己恋人的批评和审判倾向。

爱情是“毒药”吗?

人们总是向往爱情,却又害怕不可自拔。所以有人说,爱情是一种毒药。

张效初多年来一直从事的是成瘾的大脑机制的研究。在他看来,爱情机制和成瘾机制确实有相近之处,例如奖赏系统过度地激活,而控制系统相对下降。但他同时指出,恋爱中的大脑还是拥有自我保护机制的,再浓烈的爱情,时间长了也会趋于稳定。因此,爱情并不真如“毒药”那般可怕。

吸毒成瘾则不同,强成瘾性药物几乎是无法自我控制的。张效初说,可能由于药物作用破坏了大脑本来具有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果可以找到爱情中人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也许有一天可以用于帮助成瘾中的人们重建自我控制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5-04-17 第8版 新知)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