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31
选择字号:
辽西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花

 

潘氏真花的模式标本            潘氏真花的复原图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教授刘仲健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花,这为被子植物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空间。相关成果发布在《历史生物学》上。

在此次研究发表之前,全世界尚未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典型的花,最早的花化石是产自1.25亿年前辽宁省义县组的迪拉丽花。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在白垩纪以前没有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从起源到辐射都是在白垩纪发生的事情。

科学家对辽西地区的植物化石“潘氏真花”进行了分析,确定其时间为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据介绍,“潘氏真花”出产于我国辽宁锦西连山区三角城村的侏罗纪地层。标本是我国著名的古植物学者潘广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收集的。

专家指出,潘氏真花具有典型花朵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花萼和花瓣有显著的分化,花药有4个药室,雌蕊包括花柱和单室半下位的子房。子房包裹着多枚有单层珠被的胚珠。这些特征使得潘氏真花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典型的花朵和被子植物。

《中国科学报》 (2015-03-3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