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30
选择字号:
声音

 

曹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

让博士后工资再“倒挂”一次

在中科院高能所,入选博士后的收入约为每年20万元人民币,约合3.2万美元。这跟国外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估计4万~6万美元),再加上并无永久职位的承诺,因此吸引到的“一流”博士后还是不够多,但也应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其实,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已经高于绝大部分的副教授、副研究员,实际上是收入“倒挂”了,但短期内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博士后作为一个临时职位,不能像学生那样管理,工资也不应该纳入职工或学生的收入体系,而应该由项目和科研经费支持。我们有一个美国合作者,曾经同时收了20多个博士后,光是支持博士后的项目经费支出每年就有100多万美元。而我们一个面上基金,按劳务费比例,只能支持一个博士后一年的工资。从长远看,也许将支付博士后和学生的经费从劳务费中独立出来(或者换个名字),加大支持力度,才是使博士后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徐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

另眼看考研:纠结的导师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考生是抓住稻草就行,这往往是不明智的。经常听到有的研究生抱怨课题方向不好找工作,其实导师也没办法。社会要发展,科技的各项事业都要推进,就需要冷的、热的专业共同进步,导师不可能根据市场需求而改变方向,能够改变的只有报考人自己的决定。作为导师,明知道自己的方向不是热门,自己也没有欺骗孩子们,但看着孩子们满怀信心地来,满怀压力地行,略带迷茫地离开,对导师的成就感是个很大的打击,导师会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有价值。所以我在找研究生之前都要一再询问他/她是否对本人的研究方向明白并愿意做,即使如此,在研究生毕业时仍然难免纠结。

我这里的工作是跨学科的,对于有兴趣的人,很有挑战性,有意思,但是我根本招不到跨学科的研究生,这是由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弊端造成。其实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很难推进,因为所有体制都阻碍跨学科研究,包括研究生招考、基金申报、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举个例子,中国的精密仪器为啥不行?由于找不到跨学科研究生,导师也会纠结这样的研究能不能持续。

鲍海飞(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副研究员):

从事科研的第一课

从事某类科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不仅是要问研究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在哪里。更应该阐述涉及到研究的安全性、环保性,甚至伦理性以及相关的、甚至对社会和对个体心理的影响问题。对研究工作的开展和认识,这不仅涉及个体的认知程度和道德良知等问题,也涉及政府机构的把控和认知高度。几年前,动物克隆的研究成为风靡一时的研究,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部门曾要开展人的克隆计划,但遭到美国政府的制止,因为这涉及复杂的社会问题,可能还不只是伦理性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到人类遗传安全问题等,如果克隆计划再遭到不端组织的恶意利用,那么其对人类的影响将不堪设想。

人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往往是希望开放式思维,而这里,我却想说,不仅要有开放思维,更应该做闭环思考。不仅要想到科研内容所能带来的好,还要想到它带来的坏;要从利弊、正反等方面来看。科学的研究,即包含了个体的兴趣,也包含了时代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国家的安排、布局与重视高度。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国科学报》 (2015-03-30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