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单晓成 王丽君 叶方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7-24
选择字号:
与阳光同行的国际志愿者

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齐聚北京工业大学。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单晓成 王丽君 叶方舟

6月底的一天,洋溢着夏日热情的北京工业大学校园陆续迎来了来自意大利、墨西哥、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台湾地区的10名意气风发的青年。

此后的15天,他们带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一起生活,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包括打工子弟小学英语夏令营、社区青年汇文化交流营、幼儿园支教以及敬老院关怀孤寡老人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这是北京工业大学继去年7月第二次举办的国际志愿服务营,也是国内第一个由高校志愿者组织承办的国际志愿服务营。

在两周的相处中,志愿者们跨越文化与语言,结成了温暖的大家庭。他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常常在支教的前一天晚上准备课件到深夜。为了一场晚会精心策划,与北京居民成为了彼此间的好朋友。每天在工作之余,他们也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剪纸、汉字、书法等。周末大家一起爬长城、游故宫、漫步于老北京胡同,同时也游览了三里屯等著名商业区。

意大利志愿者弗兰克是威尼斯大学中文系大一的学生,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志愿服务营让他感受到了一个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中国。这次打工子弟小学夏令营活动的经历,让他决定当一名老师。他表示,大三一定要来中国做交换生,之后要来中国定居。

“中国太不可思议了。”来自捷克的志愿者凯特感叹道,“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她不仅感受到了中国的古朴和人民的友善,而且还深深震撼于中国的现代化气息。这也是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志愿服务营的另一个意义所在,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现在和过去,还要展示中国的未来。

目前,国际志愿服务营已遍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参与者众多。据不完全统计,47个国家84个国际志愿者组织已经成功举办了超过3000个志愿服务营地,参与志愿者超过6万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志愿服务营为代表的国际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新载体和新的工作增长点。

事实上,北京工业大学的志愿服务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并在国际志愿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2009年起,北京工业大学开始组织选拔优秀青年志愿者赴德国参与国际志愿服务营。到2014年,志愿服务国家增加到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冰岛等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志愿服务内容和人数都有所增加。截至目前,共有385名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000个小时。

负责北京工业大学志愿服务的一位老师表示,组织国际志愿服务营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青年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使青年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群体,增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识。

到底志愿服务能给志愿者们带来些什么?国际志愿服务营的领队万方说:“从刚一开始的十个陌生人走到一起,到最后成为亲密一家人,这其中,我们一起经历北京天气的酷暑和暴雨,一起经历教学过程中嗓子疼痛,一起经历去青年汇路途遥远,一起经历游览长城的疲惫,一起经历错过洗澡时间的窘迫……每一个经历,每一个困难都让我们的心又走近一步,让我们突破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客观条件,每个人充分体会到‘无私、奉献、友爱、进步’的国际志愿者精神。”

《中国科学报》 (2014-07-24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