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张雅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7-24
选择字号:
愁!汉江“绿”水向哪流?

 

接二连三建大坝,汉江水体湖泊化;来势凶猛水葫芦,殃及生态真可怕。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实习生 张雅琪

7月中旬,武汉汉江下游,一大片水生植物涌积在水面,形成一条绵延数十里的“绿茵场”。该现象已持续一月之久,目前仍未有消退的迹象。

记者了解到,每年夏季,汉江武汉段都会被上游漂来的浮萍覆盖,当地的居民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不过,今年汉江上的水生植物并非以浮萍为主,水面上叶片较大的植物是水葫芦,一棵水葫芦的危害比几百片、几千片浮萍还要大。”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丹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与南水北调有很大关系。

水少质差促扩散

“这种情况是一段时间积累形成的结果。”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兰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他表示,每年汛期汉江流域降雨增多,一些湖区、沟渠、塘堰、水稻田里的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会进入汉江水系,并漂到下游聚集。

“水量少,促进了浮萍的生长和扩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工程藻类生态学专家毕永红表示,今年汉江水量很少,在同样的光照情况下,如果水量少,水温升高就快,浮萍所获得能量就更充足,同时温度对于浮萍的生长也有好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不仅如此,水生植物的生长与汉江水质富营养化也有关。“水质越差,水生植物得到的营养越多。汉江以前是二类水,现在是三类水,尤其是下游,水质下降严重。周围农田的化肥农药顺着支流进入汉江,让汉江水中营养升高,给水生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于丹说。

据介绍,下游江段和城市密布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大,各种工厂废水和家庭生活污水排入江中造成水质污染较严重,不利于水生植物的定植和生长,故而更容易形成以水葫芦、浮萍等为主的群落结构类型。

或将成水质隐患

记者从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了解到,目前通过汉江上面两个水质中间监测站每天24小时的检测数据以及每个月的人工采样分析数据来看,汉江的水质保持稳定,符合它的功能区的Ⅲ类水质标准,水质并没有因为水生植物的增加而变差。

尽管如此,毕永红仍对此表示担忧。“如果不及时打捞这些浮萍,它们会腐烂分解并消耗氧气,成为水体的污染源,造成水下生物死亡。”

“这类水生植物,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期会覆盖水体,导致水下见不到阳光,影响到藻类等依靠光生长的生物,藻类死亡后,以藻类为食物的动物也会死亡。”毕永红告诉记者。

陈兰州也表示,死亡后的水生生物会污染水源,让水体发臭,如果不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

不过,与浮萍相比,水葫芦更“可怕”。“水葫芦是外来物种,在我国多个水域泛滥,危害十分严重,无法根治。更可怕的是,水葫芦本身携带着大量的病原体,这些病菌一旦被带到汉江,会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比表面上影响水质的危害更大。”于丹说。

据了解,水葫芦是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大约是在20世纪 60 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

南水北调后遗症

6月份,长期从事水面植物调查研究的于丹走访了汉江流域。令他印象颇深的是,襄阳上游的水质很好,并未发现浮萍和水葫芦,但是下游武汉段的水生植物生长却愈演愈烈。

而且,陈兰州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汉江下游水生植物“势头更快更猛”。

“这和南水北调有很大的关系。”于丹表示,汉江上拦江截流建了很多大坝,使下游水量变小,污染物浓度大大增加,同时河流下游失去了本来的灵动,水流减缓,影响了汉江水的自净能力。

据媒体报道,南水北调中线环评报告承认,首期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将减少26%。水位显著下降,不仅会导致大量取水灌溉设施报废、水体自净能力降低、航运条件变差,更有三分之一的鱼类可能面临灭绝危险。

“我看到的仅是不断密集而建的大坝。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汉江了。”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汉江”创始人运建立说。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水量的大幅减少,如今汉江上建了四大工程——引江济汉、兴隆梯度开发、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其中,兴隆梯度开发就是要在汉江上建九道大坝,将水位抬高,以满足襄樊以上至丹江口的汉江流域水位不降。

不过,这似乎并没有使水质与水量一起得到保障。“接二连三地在汉江上建大坝,使汉江江水湖泊化。”于丹告诉记者,上面的来水变少,下面又有引江济汉工程的顶托,襄阳到荆门这一段基本上变成了湖泊,直接导致汉江中下游的自净化功能大幅降低,为浮萍和水葫芦提供了生长的温床。

《中国科学报》 (2014-07-24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