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剑摄
■郝晋珉
我国的粮食产量从2003年开始一直上升,到现在已经实现了十连增,这是“政策好、地给力、天帮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增产的原因包括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双连增,科技贡献率的提高,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布局的变化。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很鼓舞人心,但目前我国的状况是“各种生产要素弹性几乎消失殆尽”。
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的三大谷类作物,过去水稻一直是我国种植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但自2007年开始,玉米种植规模已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种植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到2012年玉米已取代稻谷成为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品种。这对于总产的增加是有很大作用的,东北大面积种植大豆没有了,换成了高产的玉米和水稻,低产作物换成了高产作物,所以总的粮食产量上升了。
这体现了粮食生产的变化,但我觉得这种变换和土地是有密切关系的。过去是南粮北运,现在是北粮南运,这种变化也隐含了很大的问题——水土不匹配。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在南方,但是现在耕地面积在扩大、产量增加却是在北方实现的。北粮南运实际上是把北方的水资源运往南方,这远远超过了南水北调的水量。总的来说,东南区的粮食生产地位明显下降,东北区地位明显上升。另外,西北区粮食生产地位也呈明显上升之势。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平原面积的1/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人口也占全国的1/6。这片土地生产了全国50%的小麦,40%的棉花,30%的玉米、大豆、油料和水果以及20%的肉类,都在全国占最大的比重,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纵深腹地。
但是现在黄淮海的粮食生产面临很多挑战。经济与社会高速增长的地区,城市、工业占用土地,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相对下降;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下降,粮食生产面临压力;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能源、化肥投入极大,生产资料涨价,增产成本加大;水资源短缺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如今水资源约束已成为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最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工业的扩张要有限度,不能只向农业要水。工程节水是不能根本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降低农作物耗水应该是节水农业的本质,通过改善农艺措施,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品种选择和改良,控制作物产量以实现节水农业。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摆脱水资源短缺的束缚。
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土地保障对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么几点:土地综合整治稳定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多熟种植,稳定和保障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生产模式(差别化、精准化),大面积均衡增产。
曲周县是黄淮海平原的典型代表,这里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综合整治示范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与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形成粮食主产区县域粮田综合保障对策:
①县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和模式。完成曲周县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在3个乡村建立了城镇带动、乡域发展和旧村改造等整治模式,可节约农村建设用地3500公顷,通过农村废弃地复垦、破碎化农田整理及水利工程重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据此成果测算了黄淮海平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可节约农村建设用地81万公顷,补充耕地27万公顷,这将对稳定黄淮海平原耕地面积发挥重要作用。
②棉花冬闲田利用技术。研究攻克了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等技术关键,研制导苗管式棉花移栽机,4月下旬育苗,6月上旬小麦收获后移栽,利用棉花冬闲田增加小麦播种面积,实现了粮棉双丰收,同时降低地膜与农药污染。黄淮海平原棉田面积534万公顷,如半数冬闲田得到利用,可增加粮播面积267万公顷。
③区域农田均衡增产技术。针对农田质量和生产管理差异引起的产量不均衡,通过破碎化综合整治,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推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起资源管理—生产决策—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体系,促进县域大面积粮棉增产增收。同时进行制度和政策的创新,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并重,农业补贴,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耕地保护与粮田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面挖掘光热水土资源的潜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作者简介:
郝晋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4-05-30 第7版 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