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景辉 姜天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23
选择字号:
科技创新破解“成长烦恼”
——访中共金华市委常委、武义县委书记钟关华
 
■本报记者 肖景辉 见习记者 姜天海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曾被誉为“投资洼地”。
 
但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升级,以五金工具、文教用品为主的中低端产品逐渐失去了“走量”的优势;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模式也与“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这种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武义县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放眼全国,这种“武义式困局”比比皆是。破解武义县的产业发展困局,就可能解决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区域发展瓶颈问题。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带着这个思考对中共金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武义县委书记钟关华进行了专访。
 
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处,如何找到武义县未来发展的抓手,让去年8月上任武义县委书记的钟关华陷入了沉思。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盘难以破解的棋局。到底是要继续依靠拼资源和“人海战术”的老套发展模式,还是应该另辟蹊径,以科技创新提升“武义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讲话让他看到了“武义式困局”的破题之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
 
“突破‘成长的烦恼’,关键要依靠创新驱动。我们要将‘武义制造’提升为‘武义智造’。”每每提到以科技突破困局,记者都会在钟关华眼中看到那种势在必行的果敢。
 
去年8月上任伊始,钟关华便瞄准武义县传统优势产业——五金机械、文旅休闲、汽摩配件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紧抓武义县现有优势,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定位为“武义智造”的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技术改造——通过“机器换人”“腾笼换鸟”提高经济的质量。
 
截至2013年底,武义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46.0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居全市第1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居第2位。
 
但在市场活动中,企业对研发投入往往比较“短视”。为此,钟关华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切入点,鼓励企业开展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全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认定各类科技型企业173家,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
 
其中,“电锤大王”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电锤生产和出口基地,武义周一机电有限公司也已发展成亚洲最大的扫雪机出口制造商。
 
在“增长”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组织了专利知识培训班、实施优秀专利成果产业化项目、培育专利示范企业等举措,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去年,全县专利申请量增长近三分之一,达1374件,授权量达898件。
 
高端创新平台打造“武义智造”
 
作为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武义县前些年在科技硬件建设的低投入,让这里的企业在此轮产业升级中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要全面推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就迫切要求有一个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的支撑。”钟关华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无法配合新兴产业建设高端平台,“武义智造”可能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于是,武义县开始加快建设集新兴产业园、高新技术研发总部、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等为一体的武义科技新城。首期斥资4000万元、用地28万平方米的武义科技园已于去年开始动工。
 
“同时,我们的人才和科技资源相对匮乏,需要通过借助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钟关华坦诚地表示。为了让企业技术创新更有底气,他开始为企业与高校院所“牵线搭桥”,搭建政产学研用的公共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武义县共支持企业组建各类研发机构115家。其中,浙江金澳兰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成功自主研发了T2—800高精密大型锻压机床设备,成为全国具备高端高精密冲床制造能力的两家企业之一。
 
通过武义科技园、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华东工业材料城、浙江物产(浙中)供应链物流服务基地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武义县已逐渐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电动工具和农业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体系特色产业集群。
 
按照浙江省统计口径,该县共拥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84家,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经济总量已达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柔性引才、多元育才、人性留才
 
武义县地处浙江一隅,薪酬待遇、城市功能、发展空间等局限造成了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进”的两难局面。
 
因此,钟关华提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鼓励企业对行业短缺人才实行零门槛准入。
 
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他还提出要鼓励高层次人才“引凤筑巢”。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邀请各专业领域博士深入农村“知现状、找问题、探潜力”。
 
针对本土人才,武义县借助“国家大院名校武义联合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通过“名师带徒”“武义县享受县政府津贴优秀人才”“武义县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形式,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储备和梯队管理。
 
钟关华最关心的是如何“留才”。
 
对此,他提出要人性化留才。对入选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优秀人才给予6000元至50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及配套津贴,增加对非公企业人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或硕士研究生等的奖励措施,并采取照顾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激励措施。
 
武义县依靠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和人才保障,开始逐渐破解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困局,走出了“武义智造”的破题之路,并因此被授予首批浙江省创新样本城市。
 
《中国科学报》 (2014-04-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