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3-7
选择字号:
祥瑞与邪恶:关于龙的传说

 
日前,魔幻巨制《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正在国内上映,而其中最抢镜的角色毫无疑问就是那条名为“史矛革”的恶龙。这个在电影最后1/5的时间里才出现的主角,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本报见习记者 张文静
 


▲中国龙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是一种象征和文化符号。
 

▲西方龙作为一种负面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电影中,甚至时政漫画中,象征侵略者或敌人。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这明明是蜥蜴好吗?”
 
庞大、凶恶而又贪婪,浑身长满坚硬的鳞片,有一双令人闻风丧胆的巨大翅膀,腹中还会喷出剧烈的火焰,即使被淹没在温度极高的黄金熔化的液体中,也能安然无恙、一飞冲天,这就是电影《霍比特人2》中恶龙“史矛革”的形象。
 
对于这个庞然大物,不少影迷充满了好奇,这其中就包括果壳网上的Ent。这位在果壳网的标签中写着“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的科普达人,甚至饶有兴致地以古生物学的视角对“史矛革”进行了追根溯源式的分析。
 
在西方魔幻题材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龙是经常出现的动物。大多数时候,它们是邪恶、贪婪的代表,比如《魔戒》中戒灵的恶龙,就不仅外表黑暗丑陋,而且是残害生灵的帮凶。但有时,它们也展现出了不那么邪恶的一面,比如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中的龙就是正面的形象,电影《阿凡达》中的西方龙是一种坐骑,而在小说《冰与火之歌》及其改编的美剧中,龙则成为了一种武器的象征。
 
无论这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龙是好是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那个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能喷火的爬行动物,还是与我们早已习惯的龙的形象相去甚远。
 
看完《霍比特人2》,一名叫作“莫小菜菜”的网友就吐槽道:“‘史矛革’长得也不像神话中的动物,它四肢爬行,有翅膀才能飞,长得像恐龙,但动起来明明是蜥蜴好吗?”
 
对于以“龙的传人”自称的中国人来说,龙并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一种象征和一个文化符号。
 
所以,对西方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龙,中国观众更为关注和敏感。
 
2010年在国内上映的电影《阿凡达》中,当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集结起飞机要摧毁纳威人栖息的大树时,不少观众发现其中一架飞机上竟然有类似中国龙的喷绘,而且给了几次特写镜头。
 
对此,有网友愤愤不平:“看了《阿凡达》,看到片中出现‘中国龙’,我觉得很不好!反面形象,代表着威胁。可以看出在老外眼里,体现未来世界对中国的担忧。”
 
但也有网友认为不必小题大作:“个人觉得这个龙很有意思!很霸气!没别的意思!”
 
中西方龙各有不同
 
在英文字典中,dragon一词除了“龙”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凶暴的人”。
 
在古希腊神话中,龙经常以凶恶的怪物或宝物的看守者的面目出现。在《圣经启示录》里,龙的形象也是邪恶的撒旦的化身。
 
“在西方的博物馆里,有一个主题是无数画家都画过的,那就是《圣乔治战龙》。”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道,“圣乔治是个武士,骑在马上,通常拿着一支长枪刺向地上的恶龙,而龙则是很丑陋、邪恶的。”
 
龙的负面形象一直沿用至今,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电影中,也出现在欧美国家的时政漫画中,象征侵略者或敌人。
 
江晓原认为,判断龙的好坏,也不能简单地按照中西方来划分。“像《阿凡达》电影中把龙当作坐骑的故事,其实在此前的电影中就有,而且《阿凡达》强调了龙一旦被驯服就会对主人保持忠诚的一面。另外,中国的龙也不一定都是善的。在中国,龙是尊贵、有力的,但和它本身的善恶无关,中国龙的含义要比西方更广。”
 
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中国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目前正在澳大利亚访学的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毓强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西方国家对于‘龙’这一符号保持着好奇和兴趣。但是,这又不常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所谓西方国家这个整体来说,谈不上对龙文化的认识”。
 
张毓强说:“据我所知道的来说,也没有人对‘西方国家’或者澳大利亚全国的人作全面调查,以研究其对龙文化的总体特征。我的直观感受是所谓龙文化的本质的东西,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大概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别是特别正常的事情。”
 
包容且沟通
 
对于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困惑与误解,江晓原认为翻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当我们用dragon这个词来翻译中国的龙时,西方人看到会立刻联想到那个被圣乔治刺死的恶龙。”江晓原说道,“这样的翻译,会让西方人从一开始就对中国龙产生误解,会把中国龙想象成一种邪恶的力量。如果今天我们深思熟虑后不用dragon这个词汇,甚至直接称之为‘long’,都会好一些。”
 
但如今,西方人对于中国龙的认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主人公花木兰身边的木须龙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忠诚、机智和搞笑的角色。
 
“多年以来,西方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中国龙的理解有些变化,其作为一个符号特征或者媒介奇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张毓强说。但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从总体上来说并不是我国“对外传播不断加强”的结果,而主要是华人社会在当地成长过程中,文化逐渐融合的结果。
 
“文化的融合与更替是一个很长期的事情。”张毓强说,“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应该注意媒介话语中的基本跨文化常识,在语言表达等问题上要注意;从战略层面来说,中国文化的自我价值追寻,以及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尊重必须是长期的,当前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并不是文化差异的问题。”
 
具体到中西方龙文化的相互包容,江晓原笑言要和好莱坞合作拍电影。“既然可以拍《功夫熊猫》,为什么不可以拍拍中国的龙?”江晓原反问道,“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为什么不可以跟学者联手,创造一个关于龙的故事,为中国龙正名?”
 
《中国科学报》 (2014-03-07 第17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